牛刀:PMI數據究竟誰對誰錯?

關於PMI數據,我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一直心存質疑,在《牛刀說:我們怎樣過上好日子?》一書中,我也闡明瞭我的觀點。這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讓我們屢次為此對市場發生誤判。現在,我把真相告訴大家。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中國3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上升,達到12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 簡稱CFLP)週日發布公告稱,中國3月份官方PMI為53.1,高於2月份的51.0。該指數由CFLP和中國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

而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在 3 月份創下四個月以來的新低,僅為48.1,顯示經濟增長動力低於預期。拖累經濟增長的最大原因是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受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市場的需求萎縮導致今年 1-2 月出口的同比增速下滑至 7%,僅為去年 12 月的一半左右。對工業增加值增速和製造業工資水平的拖累。

兩種完全不同數據令市場產生混亂。如果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中國第二產業不僅沒有問題,而且在榮枯線上方運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據匯豐中國的統計數據卻表示,中國第二產業正在調整和衰退,在榮枯線下方運行。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對這個數據應該採取這種方法測試,當然這是我近幾年的經驗之談,不一定科學,但往往很準。那就是等國家電力公司公布用電量的數據。如果中國的第二產業用電量在12%的增速上方運行,那麼,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正確的;如果低於12%,那麼,匯豐中國的數據就是正確的。

工業產業用電量這個數據是無法造假的。如果統計部門一定要電力公司造假,那要造成整個電網的混亂。而12%來確定榮枯線是三年以來的經驗,以此來推測,究竟誰的數據更准,恐怕用這個數據更科學,也無法造假。

本文留言

作者牛刀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