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進行一場神秘的鬥爭」(圖)

《時代週報》觀察了最近的中國政局後指出,中國「黨的高層現在十分神經過敏」,廣為流傳的謠言「顯然是一個強度不斷自行加大的螺旋」。它表明,「為爭奪領導權,中國(黨內)正在進行一場神秘的鬥爭」。

文章寫道:「北京沒有發生動亂,但博客的帖子顯示了一點:中國首都和各省的領導精英極為不安。第二天所有這一話題的跟帖全部消失,中國的檢查部門認真工作,但這樣只能加強人們的印象:陰謀正在進行。」

「十月份的黨代會上,九名政治局常委中將新選七人,屆時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上臺。此前,他們通過複雜而又並非無陰謀的程序組合而成,因為人所共知,中國沒有自由選舉。

薄熙來的倒臺動搖了中國領導,直至其中央權力核心。這樣規模的事件最後一次發生在二十年前,那是1989年受人愛戴的共產黨首腦趙紫陽因發生天安門起義被鄧小平解職。直到2012年,共產黨政治局中的經濟自由派才佔了上風。快速地正式解除薄的職務已經證明有了某種程度的透明度,政治局中的政治過程如何繼續進行,仍然只能猜測。薄的事件表明,這一過程會走得很遠。所以,對於一個正在登臺的大國來說,我們希望它更為透明。」

面對網禁:網民從容鎮定 創意十足

《南德意志報》報導了中國政府最近加強控制網際網路的舉措,其中不僅關鍵詞、甚至涉及一些政界人物姓名的頁面也被屏蔽。該報注意到,中國網民在對付網禁時創意十足:

「中國博客的反應從容鎮定,他們很快發明瞭中文中寫法近似的替代名,如總理溫家寶在網上叫做‘天線寶寶’,人們揣測的反叛者周永康有了一個‘康師傅’的外號,薄熙來則簡稱為‘西紅柿’。

「微博是中國最大的動亂源頭,它實際上由當局自己造成。2009年夏天烏魯木齊發生流血動亂後,當局卡死了‘臉書’和‘推特’。作為替代,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新浪建立了克隆‘推特’的微博。中國領導人表示同意,因為與美國相對應的‘推特’不同,微博中的所有評論很容易刪除。但是,當局低估了微博其受歡迎的程度。微博出現兩年半以後,中國五億網民中有三億多人擁有微博賬號。

「去年夏天,政府第一次感受到網際網路的力量。7月23日溫州附近一列快車撞上另一列火車、造成40人喪生後,中國網民連日討論高速列車的安全問題。博客揭露了安全缺陷和腐敗問題,中國網警無能為力。幾天內,中國的博客就列車事故的話題寫出了一千萬條評論。甚至技術裝備精良、人員眾多的中國新聞檢查部門也無法瀏覽數目如此巨大的評論。現在,關於黨內權力鬥爭的評論數目幾乎與當時一樣多。

「引人注目的是,不僅普通中國人參加網上討論,高級幹部也參加進來。這個或那個黨的正式人員看來有意識地把網際網路用於權力鬥爭。重慶黨委書記被解職後不久,一份絕密的薄熙來問題先期調查報告就已在網際網路上流傳。這份報告本來只傳達到黨中央委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