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圖說漢字的歷史 漢字的最初模樣(組圖)

 2012-03-29 14: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甲骨文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


金文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圖為毛公鼎及銘文。

古老的密碼:戰國文字

在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



戰國文字-刻有楚國文字的銅節


大篆。刻有秦國文字——大篆的石鼓

漢字的統一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漢字也進行了統一。從此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統一的基礎,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小篆

秦代的統一文字:小篆,使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圖為秦丞相李斯書寫的《嶧山刻石》。


小篆-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漢字的演變

監獄裡造出的漢字:隸書


秦隸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於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漢隸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畫,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

漢字字體的楷模:楷書


圖為楷書的創始人鐘繇。

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了。
 


鐘繇作品《宣示表》。楷書。

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

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與行書

古代的中國人還創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


圖為用章草書寫的漢木簡。

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種。


圖為張芝寫的草書。

「今草」是東漢(25--220)人張芝所創。


圖為《張旭狂草圖》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張旭所創。「狂草」極難辨認,但卻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圖為最擅長寫行書的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行書是一種實用與審美價值兼具的書體,魏晉(220-420年)時開始流行。


圖為《蘭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王羲之所書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来源:中國文化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