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從小要接受何種教育?(圖)

上古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如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擁戴,而五帝對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為上,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的是「傳賢」的原則,即在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將帝位傳給符合這一條件之人,而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除非子嗣符合這一要求,如黃帝和帝嚳就是父子相傳。

而顓頊之後的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大禹,都是因為他們賢德謙遜,治國有方。是以西漢司馬遷說道:「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

不過,大禹死後,儘管帝位傳給了別的賢人,但最後還是由其子啟繼承了天子之位,從而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秦朝之前,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王」、「帝」、「皇」或「天子」,從秦始皇開始,才開始有 「皇帝」之稱。

家天下之後,對皇(王)權的傳承更加重視,因此也特別重視太子乃至皇子的教育。古代王朝如何選擇王位或皇位繼承人——皇(王)太子?資料顯示,從商朝末年至西周初年,嫡長子繼承製開始確立,即皇位由皇帝正妻所生的兒子中年齡最大者繼承,如果正妻無子,就立妾(或妃子)所生的庶長子。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初年,清朝康熙帝之後,還出現了以選賢為標準的「秘密建儲制」。

通常,在確定了皇位繼承人後,太子不僅要接受德行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還要學習文韜武略,學習治國之術。在中國古人看來,德乃立身立國之本,天子當然也不能例外。特別在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學習儒家經典成為每一位太子和皇子必修的內容。

古代王朝為了教育、輔導、保衛太子,還設置了專屬的職官制度。因太子所居之地稱「東宮」,是以太子又被稱為「東宮」。東宮職官制度始建於殷周,根據《通典 •職官•東宮官》記載,當時職官有師、保、太傅、少傅。太傅、少傅的職責是使太子知曉君臣父子之道,師的地位十分重要,其職責是「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即要教其做事的才能,也要傳授「立世之德」,而保的職責是「慎其身」。

秦漢時期,東宮職官制度初具規模,除了上述師、保、太傅、少傅,太子還有了更多負責日常事務的官員。東漢時,太子太傅只管輔導,禮遇如師,但不領官屬;太子少傅則既要管輔導,又要管理全部太子官屬。晉朝的太傅、少傅總管東宮事,愍懷太子時設置六傅,後稱「三師三少」,「三師」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三師」的輔助官員。以後歷代相承,人數多少不一。

明史官職志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並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並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由此可見,太師等是輔佐天子的,太子太師等是輔佐太子的,主要是在德行、學問方面的教諭。

被選為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的,一般是德行高尚、人品貴重、學問深厚、名聲顯赫的君子,許多是朝廷宰輔或重臣。《孟子•公孫醜下》中記載,商湯曾向伊尹學習,後來任命其為重臣。歷史上做過太子太師、太子太傅的名臣如唐朝的蕭瑀、房玄齡、顏真卿,明朝的高儀、張四維、瀋鯉、張居正,清朝的張英、熊賜履、李光地,等等。

為了江山社稷、天下蒼生,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彌補自己小時未得到良好文化教育的遺憾,還命人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以此作為太子和諸位皇子學習的場所。朱元璋在修建大本堂的同時,詔告天下,聘請各地名儒,來教育皇子。像滿腹經綸的大儒宋濂就曾任太子太傅。清朝康熙皇帝更是對太子和諸位皇子的教育費盡了心思,甚至親自督促皇子們的學業。

這些德行高、人品貴重、學問深厚的老師們不僅耐心地向太子講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而且通過講授古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讓太子學會王道。如被視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的《大學》不僅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通過學習,可以使太子明瞭德行的重要,明瞭如何修身,明瞭為君要仁,治民要親愛人民等。從小就向這些人學習的太子,無疑對於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都要超過常人很多。

為了培養太子尊師重道的品格,皇家在禮儀上對東宮三師十分推崇。《舊唐書百官志四上》記載:「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從一品。掌輔導皇太子。每見,迎拜殿門,三師答拜,每門必讓,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則乘路備鹵簿以從。」

一般而言,身為太子的老師們理應要求嚴格,但由於君臣之分等原因,歷史上這樣的老師並不多見,這也就導致太子們在學業、人品上的修為有很大的差異。明朝內閣大學士張居正是對太子要求比較嚴格的老師之一。這從明朝神宗十歲時,張居正為其制訂的課程表就可以看出。

張居正寫道:每日接續講讀《大學》、《尚書》,先讀《大學》十遍,次讀《尚書》十遍。講讀畢,皇上進暖閣少憩,禮監將各衙門奏章,進上御覽,臣等退在西廂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回,乞即如臣等至御前,將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覽本後,臣等率領正字官恭侍皇上,進字畢,若皇上不欲再進,暖閣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廂房伺候。若皇上不進暖閣,臣等即率講官再進午講。進午初時,講《通鑒節要》,講官務將前代興亡事實,直解明白,講畢各退,皇上還宮。每日各官講讀畢,或聖心於書義有疑,乞即下問,臣等再用俗說講解,務求明白。每月三、六、九視朝之日,暫免講讀。仍望皇上於宮中有暇,將講讀過經書,從容溫習。或看字體法帖,隨意寫字一幅,不拘多少,工夫不致間斷。

正是因為張居正的嚴格和其母后的督促,神宗方能堅持十餘年的學習,並在主政後成為一個不錯的皇帝。

不過,清朝是個例外。在清代以前,太子的培養與其餘皇子在培養上是分開的,而清朝則是從上書房教育中觀察諸位皇子賢德與才能,確定最終的皇位繼承人,這一點把皇子老師的地位無形中再次提高。於是皇子們愈發刻苦,而皇子的老師也愈發敬業。

根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清朝皇子、皇孫六歲,即開始在上書房接受教育。「寅刻至書房,先習滿洲、蒙古文畢,然後習漢書。師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課簡,午前即退直。遲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兩個半天。這種嚴格的教育,足可以說明為何清朝基本沒有殘暴、昏庸無德的皇帝,而且都有一定素養、一技之長。

簡言之,古代皇帝在登基前所接受的個人品德的培養與治國才能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礎之上的,即要被培養成為「有道明君」,尤其在西漢武帝之後,學習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經典成為每一位將 成為天子的必修課程。是以「德治」而非「法治」在古代王朝成為每一個有道君王的最高追求。

縱觀中國歷史上每一個興盛的王朝,無不是由於君王以德治天下,無不是因為君王懂得為君要仁、治民要親愛人民的道理;而歷史上絕大多數王朝走向滅亡的主因,也是因為君王不施德政、喪失民心所致。可見,古代皇帝從小接受的以「德」為核心的教育,並是否能身體力行,切實用其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其王朝存續的關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