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在十八大召開前夕翻身落馬
評論:薄熙來事件和政治改革
薄熙來在十八大召開前夕翻身落馬
「王立軍事件」之所以從一開始就備受關注,是因為這一事件涉及活躍於中國政壇的重要人物薄熙來,從而涉及中國的核心政治。
現在,「王立軍事件」已經明確地演化為「薄熙來事件」。
星期四(3月15日),中共組織部長李源潮在重慶正式宣布了中共最高層做出的決定,撤銷薄熙來在重慶所擔任的包括市委書記在內的一系列職務。
中國官方新華社發布的新聞稿沒有披露任何有關撤銷薄熙來職務的理由,而只是聲稱「這次調整,是中央從當前形勢和大局出發,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的。」
鋪墊和註解
中國總理溫家寶此前一天在「兩會」記者會上發表的談話為這項最新行動作了鋪墊,做了大量的註解。他似乎希望表明,這不是一次權力鬥爭,而是涉及中共重要方針政策的路線鬥爭。
但是,事件發生的時間仍然令許多人無法擺脫有關權力鬥爭的看法。
中共十八大即將在今年秋天召開,有關薄熙來能否進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的猜測一直是熱門話題。王立軍偏偏在這個時候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薄熙來偏偏在這個時候翻身落馬。這不免令人驚訝,令人遐想。
許多人認為,薄熙來是中國政壇並不多見的富有魅力的領導人,個性鮮明,同其他領導人謹小慎微的刻板形象形成對照。
但是他的批評者認為,薄熙來態度張狂,不把最高領導人放在眼裡,以政治秀博得出位,意在獲得更高的權力。
薄熙來在重慶所實施的包括「唱紅打黑」在內的「重慶模式」既遭到追捧,也遭到抨擊。許多人認為,「重慶模式」是文革式的危險嘗試,孕育著危機,而「王立軍事件」標誌著危機的爆發。
社會基礎
很顯然,溫家寶及中共最高層希望把這一事件提升到路線鬥爭的高度。
溫家寶在星期三的記者會上特別強調,「我在這裡想講一段話。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走過彎路,有過教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中央作出關於正確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來,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黨的基本路線,並且做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
溫家寶似乎希望說明,薄熙來的「重慶模式」背離了中共已經確定的否定「文革」和改革開放的政治路線。
但是有觀察家指出,在中國政治改革停滯不前,社會因貪污腐敗、貧富不均和官員專權等導致的民怨和衝突越來越尖銳的情況下,民眾必定會接受以不同治國路線解決問題的嘗試,而薄熙來的「重慶模式」也必定會具有存在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