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會展望汪洋和薄熙來的十八大仕途
兩會年年開,年年走過場,空留一堆花絮,成為網民編寫政治笑話的原始素材。今年的兩會卻有一個值得留意的視點,就是重慶代表團和廣東代表團都受到中外傳媒的關注,但關注的程度與方式,卻有鮮明的差別。
因為王立軍事件,重慶市代表團受到中外媒體高度關注,本是理所當然,不過大會顯然不希望他們過度曝光,對他們的住處做出特別安排,讓重慶兩會代表處於半隔離狀態,以避開傳媒。廣東代表團因為烏坎村事件,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外傳媒的採訪焦點,但相比有一點灰溜溜的薄熙來,汪洋面對記者侃侃而談,而且特別樂於回答海外傳媒的敏感提問。
汪洋這樣回答:「這次在處理烏坎事件上,我們一個重要的立足點就是判斷烏坎群眾所反映的訴求是不是合理合法的。經過初步瞭解後認為烏坎群眾在土地等問題上的訴求既是合理的又是合法的,因此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不是代表那個村子裡面村支書所實際代表的小圈子的利益,這是我們妥善解決烏坎問題的一個立足的基本判斷或者是基本點。」
這段回答是指烏坎事件前一半的風波,當時村民用近乎和平起義的方式,推翻和驅逐了佔據村官位置四十幾年的黨總支書記,並提出一系列有理有節的訴求。廣東省委如何應對?以中共一貫的維穩模式,武力清場在所難免。但在最後一刻,官方接受了村民全部條件,舉國矚目的烏坎事件得到和平解決,成了屢戰屢敗,屢伏屢起的維權運動中罕見的成功範例。這在胡錦濤死氣沉沉、以高壓為主的維穩統治中,實在是一個異數。
但烏坎事件並沒有劃上句號,因為村民要求實行一人一票選舉村領導。眾所周知,這種民主直選,在中國從未真正發生過,但現在廣東潮汕平原發生了!在剛剛結束的烏坎村委會選舉中,村民代表林祖鑾經過普選當選村主任,在維權抗爭中曾被捕的三位村民代表亦成功當選進入村委會。這其間也有波折和干擾,如在抗爭中不幸身亡的村民代表薛錦波的女兒薛健婉競選村委會副主任,但被無理剝奪學校教職,孩子申請助學金也被拒絕,最後她被迫退出競選。但是總體而言,烏坎村委會的民主選舉是成功的,和中共體制一貫的做法迥然不同,這次選舉基本向媒體開放,連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的副領事前來觀摩選舉,雖然遭到留難,卻還是得以進村了。
所以說,民主選舉是烏坎抗爭的延續,而且是這一里程碑事件更重要的組成部分。汪洋的處理方式得到海內外不少好評。在兩會上,當一位日本記者提到,烏坎開了民主選舉的先河,汪洋說:「「我實事求是地說一句話,烏坎的民主選舉是按照村民委員會的《組織法》和《廣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進行的,沒有任何創新,只不過我們把選舉法和組織法的落實過程做得非常紮實,讓這個村子在過去選舉中走過場的形式做了糾正,如此而已。」汪洋話雖如此,但誰都知道,中共訂立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來沒有落實過。
更重要的是汪洋下一句話,他說:「我們從烏坎村這個問題中間也有很多啟示,我也說句老實話,當時決定省委工作組到這個村裡去,省委副書記當組長,副省長任副組長,並不是因為這個村子本身的矛盾已經複雜到要出動這個陣容,而是我們有這個想法要解剖麻雀,而且要取得經驗,推動村級組織的建設,改進我們村這個執政的基層單位能夠更好地體現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這一理念。」
汪洋話中雖然夾雜不少黨八股,但仍然披露了他執政理念中的雄心和抱負,就是力求走出一條新路子。說白了,也沒有什麼玄妙之處,其實這就是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政改思想,就是不改變共產黨執政地位,但要切實改變執政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趙紫陽晚年已經拋棄這一套修修補補的想法,變成民主政治的擁護者。
然而不管怎樣,汪洋在烏坎事件上的種種舉措,在胡溫治國沉悶壓抑的十年裡,顯得別開生面。難怪汪洋在兩會上春風得意,當記者問到王立軍事件時,他忍不住調侃了一句,說記者「找錯了對象」。儘管後面補上幾句稱讚重慶工作的好話,但汪洋在十八大的政治前景,已全面壓倒了薄熙來,這點幾乎已經沒有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