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怪異的探戈

中國副主席習近平在中共18大接班前訪問華盛頓,將法國輿論的目光拉向中美關係,拉向中美經貿戰略合作與衝突,以及北京在國際舞臺扮演的角色。

法國世界報編輯部主任阿蘭-伏拉松(Alain Frachon)2月17日撰文分析中美關係說,中國未來的一號領導人在北京登基之前,都要去一趟華盛頓。美國是唯一讓中國人承認的超級大國,而這樣的禮節性訪問,好像走親家,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而被指定的北京接班人在白宮舉行會談,對其在國內完成塑造自己的皇帝形象也有用處。

中美關係:怪異的探戈舞

58歲的中國現任副主席習近平今年10月中共18大後,將掌握中國最高權利,他將接過胡錦濤的中共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並在明年被任命為國家主席。集三權於一身的習近平將在未來兩個五年任期領導中國。

華盛頓這一站,是習近平緩慢進入這十年執政期,領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一個序曲。此舉也在中美特殊關係上,打下一個標記。而這個「特殊關係」 就像一場怪異的探戈舞:跳舞的雙方,因在經濟和金融方面不斷增加的相互依存關係,而不得不相互擁抱,但接踵而來的是,超級大國美國和窺視美國位置的中國不可避免地互不信任,甚至公開敵對。

習近平風度與胡錦濤相反

習近平在很多方面吸引美國人,他的風度舉止與胡錦濤正相反,胡錦濤是漫畫式的開化共產官僚形象:精緻的眼鏡,筆直的頭髮,秘密低調的作風。而習近平則有點兒像美國西部片演員約翰-韋恩的樣子:高高的個子,強壯的肩膀,刻意顯出一副漫不經心而愉快的樣子。世界報說,習近平屬於北京太子黨,是毛澤東時代中共領導人的後代,出生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曾經多次到過美國,他的女兒在哈佛上學,他有個兄弟在香港,還有個姐妹居住在加拿大。

美國盼結束胡錦濤的不做為

但是,這樣的履歷表僅僅是新一代中共領導人的標誌,卻不一定代表他們未來新的執政方向。美國並不指望習近平成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但習近平接班之時,正值中美關係陷入困境,美國希望習近平上臺後,能夠改變胡錦濤任內在中美經濟和戰略領域的不作為狀態。

近些年來,美國每次大選,空氣中總是飄著反對中國的口號。美國輿論指控中國偷走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並且從各個角度看,都認為中國採取不公平手段進行競爭。

美國著名印度裔記者法裡德-扎卡利亞在2011年11月28日《時代》雜誌,引述美國皮優研究中心的民調指出:超過半數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對美國來說是一件壞事情。

他還指出,這次民調出現的新情況是:原先一貫呼籲華盛頓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美國商界正在轉變立場,他們從心滿意足地讚嘆中國,轉變為對北京的政策焦慮不安,北京的這些政策包括:優先中國企業,排擠外國企業,對外企關閉政府採購和公共市場,拒絕尊重知識產權等等。美國商人開始懷疑北京是否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北京從「輸出革命」變「反革命」?

中美在戰略關係層面也不平靜,華盛頓批評北京在國際舞臺過於畏縮。胡錦濤的外交政策秉承鄧小平的「低調」和「不干預」方針。北京將外交重點鎖定在保障能源供應。中國對外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強國。

對於北京來說,最理想的國際舞臺,就是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出現政權更迭。做為毛主義的繼承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最痛恨的,卻是起義,革命,和游擊隊之類的事情。總之,中國痛恨一切可能改變世界秩序,進而可能影響中國發展的因素。

中國還將國家主權神聖化。除去極特殊情況,北京幾乎總是反對經濟制裁,反對軍事干預。北京這樣做的原因,不僅是要在其對內政策,特別是對西藏和新疆的政策受到外部譴責時,進行自我保護,同時也是出於真正的謹慎,那就是,北京需要消化如此快速得到的強大經濟優勢。北京不知道怎樣將這個經濟優勢轉變成政治優勢,似乎也不想這麼做(除了在南中國海)。

北京只謀取不貢獻?

中國在現有的國際秩序中獲取利益,卻不做貢獻:不論是反恐鬥爭,還是防止核擴散,或者是中東的穩定,中國幾乎什麼都不做。對於有人批評中國從毛澤東的激進革命行動轉變成不作為的消極主義,中國竟然驚訝有人敢如此批評。對於國際批評,習近平在2009年2月訪墨西哥時曾回應說「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美國希望中國多做貢獻

世界報這篇文章說,但歐巴馬會親切地告訴習近平:他希望看到一個在國際舞台上,特別是在中東地區,更加活躍的中國;一個參與防止核擴散,而不是暗中破壞國際社會對伊朗制裁的中國;一個在聯合國安理會不那麼緊跟莫斯科的中國;一個對遏制地球氣候升溫有更多熱情的中國。總之,美國希望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的作用更多,而不是更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