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薄熙來未來政治前途的懸念

重慶市副市長,原公安局局長王立軍因打黑名震全國,但因為公眾尚不明白的原因被邊緣化,以至於突然走進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滯留一天後「自願」走出來,被當局帶往北京調查,引發了一場改革開放30年來罕見的政壇風波,並影響到被中國左翼勢力和部分民眾捧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重慶模式」成敗,以及創造這個模式,企圖以此進入18大常委班子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命運。不能否認,由於這場風波涉及的面廣,內幕複雜,情節曲折,高潮迭起,令人遐想,再加上官方在網路上開放綠燈,引發了數以億計中國人的「圍觀」,中國最著名的博主韓寒,更將其比喻為「美劇」,而國際輿論也興趣盎然,不但想要解開打黑英雄王立軍突兀行為的根源,更想解開薄熙來未來政治前途的懸念。

當然,中國官場至今維持「黑箱運作」,透明度不高,任何權力鬥爭,民眾不明究竟,看到的往往是結果,以及勝者一方編寫的故事,政治大案子如陳希同(北京市委書記)、陳良宇(上海市委書記)的落馬,無不循此模式。這一次則有點不同,從王立軍的遭遇到薄熙來的前途未卜,一出出政壇大戲,都以進行式展開,劇情超過好萊塢電影細節,懸念也是一個接著一個,掀開了「政治黑社會」的內幕一角,再配合網路名人和群眾公開的七嘴八舌演繹,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政治嘉年華」,掩蓋了這場政爭背後的「血腥」。

不能否認,這是一出政治好戲,也很好看,但細細一想,也很悲哀。原因無他,劇情的所有指向,都表明今天的中國,缺乏制度,也缺乏法治,依然維繫在人治的層面。

舉例而言,王立軍以雷霆萬鈞之力在重慶打黑,成就他中國第一警察的美名。但是,從他打黑開始,人們就在問兩個問題,第一,作為地方公安局局長,他自己有沒有黑的成分?第二,他的打黑,是依據法律,還是依據薄熙來個人的旨意?事實已經證明,王立軍的打黑存在「黑打」狀況,而且還有受害者公開喊冤,但是,所謂的「民意支持」,掩蓋了問題的嚴重性。如今,這一切將要受到嚴厲的檢驗。

重慶的「唱紅打黑」,根本不能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模式,更不能成為中國發展的方向,因為中國的問題,主要還是體制改革的問題。從目前重慶暴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來看,所謂的唱紅打黑,有太多的「包裝政績」之嫌,而薄熙來為此爭取「入常」也成了司馬昭之心。沒有人否認重慶注重民生工程的價值,成績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薄熙來、王立軍不是「聖人」,誰來監督薄熙來、王立軍,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在,人們普遍在問:王立軍、薄熙來禁得起中央的調查檢驗嗎?還有,這樣的調查檢驗是否又能夠公開?由此可見,沒有制度,沒有監督,沒有透明度的時候,今天的勝者,今天的加害者,或許就會重蹈昨天失敗者受害者的命運,如果中共高層都有這樣的思維邏輯,那麼,建立民主監督機制,將不會是遙遠的事情。我們期待,重慶的這出官場大戲,能夠成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催化劑,如此,未來的李立軍、陳立軍們,就不必要再化裝進入美領館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