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肉來勢洶洶 馬政府面臨考驗(圖)
美國再度要求臺灣進口美國牛肉
臺灣總統馬英九勝選連任,由陳沖領軍的新內閣名單剛剛確定,但2009年曾經引發馬政府政治風暴的美國牛肉開放爭議再度搬上檯面,下週一跤接的新內閣,馬上要面臨這個棘手難題的考驗。
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為美牛訪臺
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本週訪臺,其此次訪臺的主要任務是要求臺灣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無論與臺灣官員談及重啟TIFA《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或臺灣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都指稱卡在美牛問題上。馬英九總統接見薄瑞光時知道他所為何來,主動表明,「新的閣員新的作法,會很認真的跟美方就這些議題交換意見。」。
美牛爭議再度爆發
然而,馬政府曾於2009年10月與美國簽署美國牛肉輸臺議定書,同意美牛六大高風險部位得以進口臺灣,引發軒然大波。2010年1月,朝野立委立場一致,立法院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明定十年內發生過狂牛症地區的高風險部位牛肉,不得進口。馬總統此番對開放美牛立場鬆動的談話,美牛爭議勢將再度爆發。
立法院所有的在野黨團一致批評馬政府選前一個樣,選後立刻變臉。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表示,人民生命安全最重要,不能拿美牛與其他的貿易經濟利益做交換。台聯黨團總召許忠信表示,馬英九已無連任壓力,就屈服於美方,以臺灣人民的健康做為籌碼,根本是不負責任!民進黨團副幹事長黃偉哲也指出,政治交易在各國政府都有,但沒有看過「拿民眾健康為代價」的交易,對美國來說,可能只是貿易數字的問題,但對臺灣卻是國民健康的問題,這萬萬無法接受。
至於兩年多前在美牛風暴中受傷的國民黨立委,再度面臨尷尬處境,只能強調民眾健康安全,要求行政部門加強溝通,但有少部分農業縣市的立委已打算展開跨黨派串連,要求勿輕易開放美牛進口。
總統府澄清無預設立場與時間表
對於馬英九在選後接連對AIT前臺北處長包道格、AIT理事主席薄瑞光主動提及將努力解決美牛問題,總統府發言人範姜泰基表示,馬英九接見包道格時確實提及將解決美牛問題,但同時談到持續向美採購F-16C/D,以及恢復臺美TIFA談判,馬英九的說法並非承諾。
總統府雖強調對開放美牛問題無預設立場與時間表,但據臺灣媒體報導,衛生署長早已接獲指示,擬妥若干備案,就等農委會點頭開放美牛,立即啟動相關機制。目前衛生署備案內容包括參考國外現有標準、或由臺灣專家制定出最低殘留量標準,以及參考日本國外准用、國內禁用的「雙軌制」規定。
社會輿論及消費者對美牛抱持疑慮
美國原是臺灣進口牛肉主要來源國,但2003年底美國被劃入狂牛症疫區,臺灣禁止美牛輸入,直到2006年,衛生署才同意開放三十月齡以下去骨美牛進口,2010年起再開放三十月齡以下的肉塊及帶骨牛肉輸臺。此次美國高風險部位牛肉再度叩關,除原先引發消費者食的安全疑慮的狂牛症風險外,瘦肉精問題爭議更大。
社會輿論及一般消費者、養豬農戶對於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或採取豬牛分離(禁止進口豬隻使用,美牛進口限定劑量並需檢驗),大多抱持負面或懷疑的看法。養豬協會昨表示,如臺灣被迫對瘦肉精解禁,美國豬肉也恐將隨之進口臺灣,嚴重衝擊臺灣農業產值最大的養豬業,若馬政府執意開放,將發動大規模抗爭。消費者團體主婦聯盟也表示,在科學證據尚未證實瘦肉精安全無虞之前,政府不應任美國予取予求、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牛肉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