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坎民主選舉成取經對象 評論指不可高估成效

廣東汕尾烏坎村順利以一人一票的「海選」形式選出村選舉委員會,成功邁開「民主選舉」第一步,雖然中國內地媒體冷處理事件,但鄰近不少村鎮人民均有前來觀選,學習民主。可是,時事評論員程翔指出,北京政府不打壓是次選舉雖屬好事和新發展,但村不屬政權單位,若以此推論民主已進入政制,是言之尚早。

烏坎村因征地不公爆發鬥爭,最後由省級工作組和平處理下落幕,而村民1日以海選方式選出十一人的村選舉委員會,選委會日後會選出村代表會議,是民主選舉初體驗,該村選舉因而被視為「新農村民主運動」。但當局顯然不想有關經驗過快、過大地影響國內其他地方,部分省市級記者未能到場採訪或報導,只有中新社和新華網等中央級傳媒作有指導性的報導,而國內主流報章2日亦沒有報導烏坎村的選舉,包括廣東省的南方報系,形成報導國外熱、國內冷的現象,亦可便於控制事件的論述權。

但冷處理阻擋不了民眾對民主選舉的好奇和渴望,現場採訪的記者發現,龍光村、崎砂村、白泥村、古圍及上圍等附近村鎮都有村民來觀選,還做筆記,狀似取經,一名白泥村民直言感到羨慕;一名形容是次選舉富有歷史意義的崎砂村村民指出,特意與幾名村民駕車前來取經:「說不定將來崎砂村都有民主投票」;更有古圍村民欲仿效烏坎模式解決該地的非法征地和貪污問題。

中國網站的討論亦頗多,有網民認為,這次只是將過往的農村自治政策撥亂反正,一切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亦有不少網民感到雀躍,在觀看網上報導後建議,人大代表選舉也應參考使用。顯示烏坎模式的影響正在擴散。

不過,時事評論員程翔指出,海選村的選委會在其他村落亦有發生,但官方在各國矚目下而沒有打壓,並加以承認,是一個新發展,但村不屬政權單位,鄉才是政權單位的最底層,所以不能對烏坎模式太過樂觀。

村選舉在中國發展已有近三十年歷史,但要發展至上一級的鄉,卻受到巨大阻力,至今未有進展,程翔預期,以中國農民「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性格和思想,亦難以想像烏坎模式可以馬上推廣。他認為,只有中共感受到危機感才會推廣民主,但以中國老百姓的民情,很難想像短期內會出現臺灣蔣經國式的領導人和平開放政權模式。

熟悉中國法律的香港學者王友金則期望,透過公正選舉化解農村矛盾,達致和諧維穩,但中國民主道路仍將是漫長的。

1日的村選舉委員會只是民主選舉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烏坎將建立一個以完善村民代表制度為核心的村民自治新機構 - 村民代表會議,而非光是村委會。按總監票員楊色茂說,一星期後會推選村民代表,村代表將參選3月1 日的村委會選舉,在選委會監督下,公正地選出正副主任在內的村委會,然後再組成村民代表會議,以決定未來的重大村務,令村主任不再大權獨攬,杜絕賣地貪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