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會這樣回首2012年:這一年,中國「第五代」領導層亮相,同時中國經濟轉向較低速增長的軌道。這種轉變發生的背景,將是一系列令人畏懼的國內挑戰——不斷增加的社會不安定,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以及生態和人為的災難——加上不斷升級的外部緊張,這源於美國重新轉向亞洲,同時亞太鄰國對中國的經濟崛起越來越感到憂慮。
在新的領導層剛剛接手之際,中國的政治體制會繼續將注意力放在保持穩定上,但經濟彈性的降低,可能挫敗北京方面在這方面的意圖。
其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8%左右,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件好事。更具環境可持續性、更加公平的局面,將緩解社會憂慮,而更高的消費將緩解全球貿易緊張。
但許多人預測將會出現經濟崩盤,他們認為,曠日持久的歐元區危機加上房地產泡沫,將使相當大一部分中國工業失去盈利能力。這將暴露出各種隱藏的金融脆弱性,推動形成一場螺旋式下降。其他人認為,北京方面有充足的資源可以避免一場危機,不過他們指出,由於中國的增長模式依賴於基建和土地出售,且匯率和利率受到僵硬控制,它也許並沒有所有必要工具。
就國內而言,日益活躍的中產階層正形成壓力,要求得到問責制度更健全的治理。愈演愈烈的不平等滋生了一種不公正感;兩億農民工仍然受到二等公民的待遇,腐敗也有增無減。對付這些問題的任務十分緊迫,但中國的經濟成就助長了一種無端的自信。於是,在阿拉伯之春的刺激下,中國的體制採取激進舉措,壓制可能引發政治敏感運動的任何社會不滿。
在外界看來,中國的經濟實力還在從未經歷文化大革命的年輕一代中,激發起民族主義情緒。北京方面在對待海上主權爭議時的強硬回應,在本已對中國經濟實力產生戒心的亞太區加劇了各方對中國軍事目標的擔心。這也是促使日本決定放鬆武器出口禁令的原因之一;令中國沮喪的是,其行為還推動鄰國支持美國加強自己在亞洲的存在,並使得地區貿易一體化變得複雜。
爆發衝突的潛在可能性,將迫使中國和美國在不斷變幻的環境中重新定義各自的角色,雙方都對這種環境感到不安。美國大選期間的反華情緒將使緊張氣氛加劇。亞洲國家將勾勒出這兩個大國的影響力範圍,但考慮到各國的利益各有不同,取決於各自的具體關切,聯盟的構成也將變化。
在即將卸任的中國領導層不願做出任何有遠見的決定時,中國必須沿著一條狹窄的道路審慎推進。
原題:2012年的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