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為什麼中國的轉型這麼艱難

感謝四個商會的邀請,在座的就是企業家,我不講企業轉型了,我就講為什麼轉型。更多是從宏觀層面上和經濟發展的階段層面上,強調轉型的重要性。新時期的轉型,我們已經談了十幾年了,到現在仍然在談轉型,說明我們沒有都沒有轉成,說明我們都在嘴上轉型,手中沒有做。但是這個不能怪大家,這是在政策層面上出了問題。

我們政策層面上所看到的轉型的文件也不少,有人大概查了一下歷史的文獻,大概正式提出轉型已經十七個年頭過去了,不僅是政府文件談轉型,企業也在談轉型,但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在談,而轉不過去,為什麼這次狼終於來了,必須要轉型了,不轉已經不行了?

過去十幾年,之所以一直在談轉型,但是沒有做成轉型,我認為主要是體制上的原因。我們這個政治體制就是一個增長型體制,我們看一下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到現在為止仍然是GDP挂帥,只要政府是GDP挂帥,他追求的一定是經濟增長的速度,而不是經濟增長的質量,不是資源配置的效率。

其實我和陝西有一定的淵源,我在陝西下過鄉,在那裡讀大學。去年我又回到陝西,一路走一路看,就碰到市長們都在抱怨,說壓力非常大。為什麼壓力大?說GDP年年排名誰墊底都不好看,一墊底以後提拔的機會就渺茫了。從市裡走到區裡,區長們在抱怨壓力太大。同樣是因為這樣。在省裡排了GDP排名,再到市裡GDP排名,各層GDP排下去,排得大家都是只注意GDP的增長速度。當然,到了下面以後,也有辦法,來應付這種排名。

我又問了一個區長,我說排名墊底怎麼辦?那個區長說了,沒有辦法,編吧,所以,我們GDP的數字是不能看的。在這樣的一種政治體制下,在GDP挂帥的情況下,不僅政府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而不是效率。

並且由於政府對於經濟活動干預的不斷深入和規模的擴大,政府也有能力動用資源推高短期的GDP,用各種各樣的政策和方法來追求短期GDP,這是我們十幾年來轉型不成功的辦法。政府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政府的財政收入這些年一直在增加,這還是預算內的財政收入,但是預算外的財政收入還很難拿到數據。如果包括了預算外的財政收入,政府的財政增長更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