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求加拿大職 老闆怕中國人「抱團兒」

 2012-01-08 19: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華爾街電腦、衍生證券化,使大批「物美價廉」的中國留學生,進入了原先由白人獨領風騷的世界——華爾街,從事電腦軟體和衍生證券的模型研發,當年的紐約時報上還曾大幅報導過。漸漸地,擅長電腦、數學的印度人和以俄國人為主的前蘇聯人也隨後跟進。沒幾年,中國、印度和前蘇聯人,在華爾街形成了三大群體,佔華爾街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但有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和前蘇聯人擅長團體作戰,而中國人則傾向於單打獨鬥。

前幾天,其中一位朋友給我來電話,談起找工作的近況。他絕望地說,每一次面談第一輪感覺都不錯,但第二輪面談總被刷下來,究其緣由,竟然是因為自己不是印度人,也不是前蘇聯人!

他一說我立刻明白。華爾街第一輪面談,通常都是人事部門或未來的頂頭上司先約見,這些行政主管或者項目經理大部分是白人,只看應聘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順眼。而第二輪面談,就輪到技術主管、或者部門的技術骨幹來考問了。中國人去應聘,白人這一關輕輕鬆松就過了,但第二輪如果是印度人或者前蘇聯人,他們便會「朝死裡整」,屆時向經理說聲這個人不合適,中國人便自然出局。有一個華爾街軟體公司更為離譜,我朋友去第二次面談時,見到一個俄國人、一個烏克蘭人,他們直截了當對他說,你不會俄語吧。我們這兒的軟體是用俄語寫的,你看不懂的。

印度人不甘心只做普通技術或業務員工,他們的眼睛還會緊緊地盯住管理階層。在華爾街,一旦一個印度技術業務高手進入一個部門,就再招聘兩、三個助手,也是印度人;新手一兩年後出頭,然後再帶新人。於是,他們就像搭人梯那樣,漸漸地向上升,到後來,最早進去的那位當上部門經理、甚至更高位置,便掌握了整個部門的用人權。再過不了多久,他的下級中印度人越來越多,並逐漸把其他族裔的員工排擠出這個行業。所以我們中國人去找工作去面談時,只要見到印度人心裏就會嘀咕:「肯定沒機會了,印度人不往死裡'整'你是絕不會罷手的。」因為,他們一定要留住這個位置來安頓自己的同胞。

現在,華爾街的每個房間裡幾乎都看得見印度人,有的公司食堂裡居然開始提供印度餐。難怪街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上半句是:「一個印度人做了頭兒,第二年他手下全是印度人。」而下半句呢,和我們中國人有關,賣個關子,且聽下回分解。

提到華爾街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其下半句和我們中國人有關:「一個中國人當了頭兒,第二年他周圍就剩他自己了。」這話雖然不動聽,卻一點兒都不誇張,講一個我自己的跳槽找工故事吧。

 多年前,花旗的投行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Barney)招人,那時花旗如日中天,我覺得機會非常不錯,立刻申請,不久就得到了面談的機會。安排我前去面談的獵頭名叫韓伍,電話裡我們只簡單的談了幾分鐘。獵頭們一天起碼撥打百八十個電話,又要寫電郵安排雙方見面的時間、地點、人名,忙得恨不得連腳都伸上來幫忙。那晚我已經上床了,韓伍來電話,語氣語調極為親近,他說一看我履歷上的名字便知我是中國人,並告知他是越南人,繪聲繪色地向我詳細介紹道:「我的頭兒一看你的履歷,就覺得你是非常有希望的候選人。你以前的經驗符合他們的標準。而且你要去的那個組,頭兒也是中國人,蘇博士,技術水平相當高,去年升上去的。你們背景相似,都是從中國來的……」

那天,我懷著與韓伍相同的願望去了花旗,第一輪面談採用「Panel

Interview」的形式,也就是和幾個人同時面談,共三個組員,一個老美,一個印度人,還有一個中國人山姆。由於有一個老美在場,那個印度人比較「客氣」,這一輪談下來雙方感覺都挺好,韓伍興致更高了,立刻又安排了第二次面談,見組長,也就是那位蘇博士。去見蘇博士的前一晚,韓伍又在我臨睡前來電話,我好奇地問他是不是還在公司忙,他回答是,不忙不行啊。我們「同病相憐」互相安慰地聊了半小時,他說:「聽蘇博士講,別的獵頭給他送去一個老美,我們覺得你的希望還是最大,你的實力強過那個老美。」我自己也信心滿滿,花旗那個位置的業務領域是我熟悉的,而使用的技術更是我的強項。

第二次去花旗早到十五分鐘,我在會客室坐等得不耐煩,伸出頭去四下張望,見到了前一次那個叫山姆的組員,他正巧來到門口沖咖啡。看到熟悉的面孔又是同根同種,我自然地流露出一副熱乎勁兒,剛跨出一步想同他套近乎.奇怪,沒想到他看到我跟見了鬼似的,立刻慌裡慌張地躲開了,簡直莫名其妙!不過,那位蘇博士組長倒還好,他渾身散發著書生氣,跟我想像的差不多,我們談得不錯。

那晚我等著韓伍的電話,我估計他會安排第三次面談,去見花旗的部門經理,可電話沒有如期而至。第二天中午我正吃著午餐,聽到電話鈴聲,我將一口還來不及下嚥的飯吐在盤子裡,急忙去接聽,是韓伍!他開口便質問道:「我真搞不懂你們中國人,太奇怪了。明明你最適合那個位置,蘇博士卻說你不合適,我逼問了他半天,他說顧忌到如果手下再聘用一位中國人,有抱團兒的嫌疑。我的頭兒聽了之後氣壞了,這算什麼理由?好端端的一單生意弄丟了。」

我很失望,更無力回答他的問題。抱團兒工作是件好事,中國人為什麼要自我心虛?我們中國人如果在外面都不幫自己人,特別在當下艱難時刻不「抱團兒取暖」,那指望誰來幫你呢?

這次華爾街的大裁員,更使得中國人大量流失,那電腦軟體系統和衍生證券模型原先的三分天下,不久就將成為印度人和俄國人的地盤。

来源:出國在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