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日前發現了行星開普勒20f(Kepler-20f)。(網路圖片)
開普勒20恆星系中有兩顆大小與地球相近的行星,開普勒20e是地球的0.87倍,開普勒20f是地球的1.03倍。(網路圖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發現了地球的「孿生兄弟」,開普勒20f(Kepler-20f),該行星是目前所發現的首個大小與地球極其相近的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03倍,所在恆星系恆星也與太陽相近。
來自美國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弗朗索瓦.弗雷森博士表示:「這一堪稱里程碑式的發現在未來的10年甚至100年都將被人們銘記,這很讓人興奮。」
開普勒20f所繞轉的恆星開普勒20距離地球約945光年,儘管開普勒20f上可能擁有一個水蒸氣形成的大氣層,但它的表面溫度為426攝氏度,對於生命來說實在過熱。同一恆星系統中還有一顆比地球稍小的行星叫開普勒20e,直徑是地球的0.87倍,該行星地表溫度甚至更熱,達到726攝氏度。這次發現的兩顆行星所處公轉軌道都不在恆星系的「宜居帶」中,公轉週期分別僅為9天和16天,二者的情況都很難允許液態水的存在。
人類在太陽系以外已經發現了大量體積是地球1.5倍至兩倍的行星。今年12月初,美國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名為開普勒22b的類地行星,體積是地球的2.4倍,公轉軌道位於「宜居帶」正中,但有科學家認為,該行星可能並不適合生命居住。弗雷森博士就曾表示:「開普勒22b能裝下13個地球,位於‘宜居帶’內並不意味著它適宜居住,該行星上很可能沒有生命。」
開普勒20f和開普勒20e皆由NASA旗下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發現,都是岩石行星,主要成分是鐵和硅酸鹽類礦物質。
科學家借由對開普勒20恆星系的觀測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該星系的行星是一大一小小更替排列的。就我們太陽系而言,小的岩石星距離太陽近,大的氣態星距離太陽遠。科學家猜測稱,開普勒20恆星系內的行星應該發生過位置變動,它們一定是形成於距開普勒20恆星較遠的地方,然後向內移動到現在的位置。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地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