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1處瀕臨消失的美景(組圖)
如果你已經依照「人生必去的50個景點」擬定了終身旅行計畫,現在應該修改一下行程,趕緊將瀕臨消失的美景列入首要考量。
由於觀光客氾濫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許多名列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地方恐會逐一消失、破敗或關閉,而且可能必須在2020年以前謝絕觀光。想像一下,未來你必須上網購買彩券,中獎才有資格參觀美景,或者你必須提前申請、納稅給景點,獲准後才能買機票出發……,聽起來很荒唐,機率比中樂透還低,卻非常可能發生。
大陸.甘肅月牙泉—2015乾枯
月牙泉(網路圖片)
中國絲路,是一條迴盪千年歷史跫音的中西交流古道,鳴沙山下的月牙泉,黃沙吹不進、湖水不乾枯的景象,讓古代人嘖嘖稱奇了千百年。但是,月牙泉不乾涸的神話,卻在未來10年即將破滅!
近30年來,月牙泉的水位愈來愈低,生長在水邊的紅柳、沙棗樹也已枯死,根據大陸調查發現,因為月牙泉附近的敦煌市,人口增加、耕地增多,水源需求變大,只好在當地的黨河、疏勒河上游建設水庫攔水,使得這兩條河的表面水無法補給月牙泉的伏流地下水源,造成月牙泉水位下降、湖面積縮小,遊客騎著駱駝到湖邊,看到湖面不成形的月牙,也多有失望。
絲路沿途受到人為破壞的景色,還不止於此,敦煌的莫高窟也因每年湧入超過60萬名的大量遊客,使得石窟內濕度、溫度與二氧化碳超過正常值,造成壁畫褪色、崩落。
義大利威尼斯—2100滅頂
威尼斯(網路圖片)
近年來的地球暖化,亞得裡亞海的水位持續升高,威尼斯正在陷入陸瀋危機,每年有1/3的日子威尼斯都泡在海水裡,充滿「水感」。在聖馬可廣場上,經常可見遊客捲起褲管踩在水裡看古蹟。
中世紀,義大利最偉大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的故鄉威尼斯,是一座把建築建在亞得裡亞海海濱舄湖上面的水上城市,如同蜘蛛網般交錯縱橫的177條水道、四百條石橋,串聯118個島區,島上沒有汽車,家家戶戶都用船代步,獨特的水城風光,將完全走入歷史。
專家估計,在2100年之前海平面會上升約1公尺,到了那時威尼斯也將滅頂,因此,義大利準備以造堤防的「摩西」計畫解決水患。如果,摩西計畫還是救不了威尼斯的話,以後這個水上之都的美名,可能得轉給美國拉斯維加斯、模仿威尼斯景色惟妙惟肖的「威尼斯人飯店」囉!
馬爾地夫馬爾地夫群島—2050淹沒
馬爾地夫群島(網路圖片)
馬爾地夫群島共有1,000多個珊瑚礁島嶼,全國平均海拔卻只有0.9公尺,許多度假飯店都將客房建於沙灘海面上,遊客一打開房門就可以直接跳入溫暖的海水中,與熱帶魚徜徉寧靜美麗的湛藍大海。自從地球暖化後,印度洋水位逐漸上漲,科學家在上個世紀末就預言,假使地球環境持續暖化,馬爾地夫在百年內終將被海水滅頂,成為另外一個「消失的亞特蘭提斯」。
大賺觀光收入的馬爾地夫政府,本來對這個預言還覺得遙不可及,自從2004年底發生南亞海嘯,淹沒馬爾地夫20多個島嶼後,開始膽戰心驚,害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因為大自然災害而全國撤離的難民國。而全球飯店業者也覬覦這一波浩劫後的觀光財,紛紛投下巨資搶島蓋飯店,彷彿想趁淹沒之前好好撈一票。
海洋保育學家目前正在努力解決馬爾地夫的珊瑚白化問題,對於海水上升的狀況,也顯得束手無策,總不能為千個珊瑚礁島嶼都圍上一圈防潮堤吧!看來,馬爾地夫的命運握在全球各國之手,惟有減少排放二氧化碳,讓地球不再暖化,馬爾地夫才不會消失在地球上。
秘魯馬丘比丘—2100崩壞
馬丘比丘(網路圖片)
看過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電影《天空之城》的人,一定對那座飄浮在空中雲端的城堡印象深刻,位在南美洲秘魯的馬丘比丘(Machu Pichu),也是一座建築在高山之頂、充滿想像空間的印加文化遺址,被考古學家稱做「天空之城」、「失落之城」。
每年吸引超過50萬觀光客的馬丘比丘,以石材如同疊積木般砌出建築體,鑲嵌得天衣無縫,偉大的砌石技術讓現代人嘆為觀止。然而,此地的地質構造不穩定,加上觀光客的人為破壞、磨損石砌建築,遺址面臨地基移動、下陷的危機,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一個小地震,導致整座城崩解跌入懸崖,真的成了大家都找不到的「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建於11世紀,是印加帝國的一座繁榮城市,16世紀帝國滅亡後,馬丘比丘因位處高山,逃過西班牙人的破壞,不過當時的居民可能逃往山下,只留下這座巨石城市,靜靜地躺在山頂400年,在20世紀初才被探險家發現。如今,逃過西班牙人迫害的馬丘比丘,恐怕再也逃不過本世紀湧入的人潮。
埃及盧克索神廟—2050損毀
盧克索神廟(網路圖片)
假若《神鬼傳奇》要不斷拍續集,恐怕找不到真實的場景,埃及古蹟中最引人注目的宮殿之城盧克索(Luxor),卡奈克神廟(Karnak Temple)和盧克索神廟兩座古蹟,由於不斷被偷盜、建築物受損嚴重,難逃瀕危的厄運。
上漲的尼羅河水,正在威脅盧克索地區的神廟。由於該地區附近的農民習慣粗放式灌溉,導致尼羅河水的水位不斷上漲,再加上該區接近出海口,最近10年來,建築鹽鹼化程度愈來愈嚴重,幾千年歷史的神廟群正被不斷侵蝕,而同時,鹽鹼化也正在侵蝕立柱和雕像所使用的顏料。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最近正在制訂一項新的拯救計畫,試圖透過在兩座神廟周圍地區修建先進的排水管道系統和一個污水處理工廠,使神廟和河水隔離開來,從而保護這世界上最寶貴的古代遺蹟。
大陸安徽黃山松—2100老死
黃山松(網路圖片)
沒想到連松樹也列入世界遺產,黃山的古樹名木有110株,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54株,其中的31株就是黃山松。
到過黃山的人,都會覺得大自然把鬼斧神工的奇蹟,都偏心地賜給了黃山,這裡「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天生傲骨的黃山松,長在峰頂、生在壁縫,只要山壁有一點點土壤,就能發揮強大的生命力量札根。微薄的山露,能支持它生長,不管是風有多強、雪有多厚,蒼勁挺拔或曲折盤繞的姿態,都強硬得不受摧折。
松樹不可能萬年不死,黃山松一般壽命是500年,近年來黃山的幾株名松也進入衰老期,像著名景點「夢筆生花」山峰上的老松死後,原地被補植一株小松樹;樹齡450歲的送客松壽終正寢,黃山風景區園林局選定一批形狀酷似的替代「後備松」,準備移植遞補。老松具有歷經歲月洗禮的蒼勁之美,想要看這些老松可得趕快喔!一旦這些老松死亡,被補上新松後,可就沒了那分與黃山共榮千年的歷史感。
澳洲大堡礁—2050珊瑚死亡
大堡礁(網路圖片)
小丑魚馬林尋找兒子尼莫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讓全球兒童第一回見識到珊瑚礁世界的美。大堡礁擁有世界最大型活體珊瑚群,是聞名全球的潛水首選之地,地球愈來愈溫暖,對大堡礁的珊瑚礁與尼莫小丑魚來講,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導致珊瑚白化,進而崩解珊瑚礁的結構,尼莫的家再也不是五彩斑斕的海底花園。
珊瑚本身是白色,沒有色彩,全靠與珊瑚礁共生的單細胞藻類給顏色。但是共生藻不愛高溫,海水溫度過熱,逼得共生藻無法與珊瑚一起生活,珊瑚少了藻類,珊瑚骨架也無法快速成長,致使珊瑚礁生態也因此不完整,生活在珊瑚礁大社區的魚類,當然也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新研究顯示,如果海洋溫度再繼續升高的話,大堡礁大部分的珊瑚礁將在2050年前死亡,到時候大堡礁將是沒魚、沒蝦、沒生機的空蕩蕩,只剩下一堆死白珊瑚遺骸。如果還你現在沒趕得及去欣賞的話,以後可能只能看動畫、記錄片來回味大堡礁的美。
德國科隆大教堂—2020限量參觀
科隆大教堂(網路圖片)
近20年來,一直進行修復的德國科隆大教堂,於1248年興建,歷經波折於1880年竣工,若非19世紀的復古風席捲歐洲,不然,這幢最高的哥德式建築藝術經典,恐怕永無完工之日上帝恩寵,好運不僅如此,1942年英美聯合空軍轟炸德國時,雖然科隆老城被毀掉90%,所幸德國天主教透過羅馬教廷提出要求,才讓教堂免遭轟炸,不過卻也中了盟軍十多枚炸彈、元氣大傷。
人類對環境的迫害、泛酸的空氣正無情地侵蝕教堂的每一塊斑駁石頭,加上鴿子高酸性糞便的肆虐,酸上加酸,整修清理的工作,必須加緊進行。建築物佔地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全由16萬噸的磨光石砌成,如同石筍般向上延伸,直向蒼穹象徵人類與上帝溝通的渴望,除兩座高塔外,周遭還有11,000座的小尖塔。傳說音樂家舒曼即震攝於大教堂的氣勢,因而萌發了創作〈萊茵交響曲〉的意念。為了保存古蹟,科隆市政府規定,城內所有建築不得高過教堂,因此形成當地的大樓地上建築只有7、8層,地下卻有4、5層之多的特殊景觀。
瑞士冰河景觀—2050融化
冰河(網路圖片)
近來,美國好萊塢針對地球暖化,製作了不少引起民眾關心的電影題材,就像迪士尼3D動畫電影《冰原歷險記2》中,描述冰河時期即將結束,氣溫升高、融解冰層,使得海洋水面上升,動物們為了求生存必須大逃難,用喜劇的手法反映出未來人類可能得面臨地球暖化後所造成的災難。
劇中樹獺喜德搞笑之際,可別忘記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也正在陷於暖化的危機中,以冰河景觀聞名世界的瑞士,過去20年來,因為地球氣溫愈來愈熱,瑞士冰河開始蒸發,面積也少了15%,境內上百條冰河的外緣開始溶化而崩塌,每年消退3~5公尺,長度愈來愈短,預料在本世紀可能全部消失。瑞士觀光局趁冰河溶化前,乾脆把冰河溶化的狀態排進旅遊行程中,帶領遊客看溶化中的冰河、進入冰洞聆聽溶化水聲,用軟性的包裝呼籲遊客關注地球暖化問題。
義大利托斯卡尼—2020乾旱
托斯卡尼(網路圖片)
猶記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的山巒疊翠、向日葵、橄欖樹,片中那位戴帽子又濃妝艷抹的女人說:「我小時候曾花了一個下午抓瓢蟲,結果累到睡著才發現滿身都是瓢蟲。」隨著全球變暖,女人心愛的瓢蟲將愈來愈少,而托斯卡尼的艷陽也將不再浪漫,氣溫增高讓田園變旱地,如詩如畫的托斯卡尼,說不定將來只能在「詩畫」中回味。
據資料顯示,托斯卡尼地區的夜間溫度以及濕度日益上升,今年的乾燥期比往年多了20天,氣候變遷也將使當地的火災機率大增!《托斯卡尼艷陽下》片中的房地產經紀人曾說:「阿爾卑斯山在還沒變成觀光勝地的時候,就已經預先蓋了鐵軌,因為他們知道,有一天火車終究會來的。」不知道托斯卡尼是否也未卜先知,早已做好抵禦乾旱的計畫?
臺灣紫蝶幽谷—2100絕跡
紫蝶幽谷(網路圖片)
臺灣有許多世界罕有的生態奇觀,例如臺灣南部高雄茂林、屏東大武等地的紫斑蝶越冬棲息的「紫蝶幽谷」生態現象,規模僅次於墨西哥帝王蝶谷,為傲視全球的世界級奇觀。臺灣產的紫斑蝶每年冬季聚集在南臺灣幾處山谷中避寒,以高雄茂林的紫蝶谷來講,大概維持在20~40萬隻左右,密密麻麻地掛在樹上、停在溪畔,陽光照射在它們身上,翅膀鱗片便會閃耀出紫色光彩,被當地魯凱族、排灣族視為紫色珍寶,把紫斑蝶當成貴族的圖騰。
臺灣擁有400多種蝴蝶,長久以來,「捕抓多、研究少」,目前紫斑蝶的完整生態仍然成謎,以前臺灣的紫蝶幽谷很多,後來因棲地遭到破壞而消失,未來也無法預知會不會因為天然災害、政府錯誤的決策害得紫蝶幽谷嘎然消失,所以,還是趕快趁今年冬天到茂林去欣賞這「蝶蝶不休」的世界奇景吧!
- 關鍵字搜索: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