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千年不壞的秘密(圖)

出寧波城西北13公里,洪塘之北有一座靈山,東連像鼻峰,西帶馬鞍山,保國寺就坐落於靈山的山腰。保國寺始於東漢靈山寺,賜名於唐廣明元年(880年)。寺院所在燕子窩,位於層疊的小丘之上。寺院既有「深山藏古寺」之清靜,又有「院中觀海曙」之開闊,「雖無宏敞擴豁之觀,而有包涵盤固之勢,千百年來香燈悠遠,法系綿延,其他名山巨剎莫有過於斯者」。因此故,保國寺有「東來第一山」之譽。

保國寺現存重要文物建築,以北宋時重建的大雄寶殿最為珍貴。作為江南現存最為完整的宋代木構建築,保國寺大雄寶殿集宋代官式作法、大小木作、裝飾彩畫於一身,在中國古代木構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其建築的年代比北宋《營造法式》刊行還要早90多年,大殿的許多做法及規制,因此成了《營造法式》的實物例證,有的甚至已是孤例。

大雄寶殿「鳥不棲,蟲不入,蜘蛛不結網、樑上無灰塵」,歷經千年風雨滄桑,巍然如初。在多雨潮濕、颱風頻繁的江南,這確乎是個奇蹟。

到底是有著什麼樣的獨門秘訣,使這一中國古建築的「活化石」安然保存至今?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郭黛姮教授上世紀80年代曾多次考察保國寺。她認為,保國寺大殿之所以能完整保存至今,其獨特的建築構造功不可沒。保國寺大殿全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全憑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層層相銜,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由此承托起整個殿堂重達50噸的屋頂。這樣的構架整體性強,富有彈性,比較堅固。大殿外表看起來像是沒有大梁支撐,其實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個與整體結構有機銜接的鏤空藻井,用天花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此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稱為「無梁殿」。整個大殿進深大於面寬,呈縱向的長方形,外面的空氣直進直出,暢通無阻;別具匠心的鏤空藻井和錯落有緻的斗拱結構,在大殿上產生「迴旋風」,終年迴盪,因而樑上不積塵、蜘蛛不結網。

至於「鳥不棲,蟲不入」的傳奇,據說與大殿用料有關。1975年保國寺大殿在維修時,曾從換下來的樑柱木料中發現,這種木料有一股強烈的香味。經專家鑑定,這種木料系黃檜,堅實、耐腐。由於黃檜木中含有一種刺激性的芳香油,所以飛鳥、蜘蛛等都「望而生畏」。 

保國寺大殿地處潮濕的浙東沿海,坐落於山嶴,環境濕潤,生物多樣,地下徑流豐沛,在氣候、地質、生物等環境要素及建築構造本身缺陷與木材質的自然退化腐朽等多種內外部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大殿滲漏、糟朽不可避免。保國寺大殿雖有種種「神奇」,但大殿歷千載而不倒,依賴的主要還是各個歷史時期多次科學的修葺與保護。

自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天臺宗高僧三學則全法師「鳩工庀材」,重建大殿後,歷經宋、元、明,一直至清末民初,保國寺營建、修繕活動從未停止。其中尤以清代為最頻繁,據相關資料統計,光乾隆年間,大小修建就達14次。

雖經歷代多次的修繕,保國寺大殿現存的建築,其結構形制基本上保留了宋代重建時的式樣,這顯然得益於保國寺歷代堅持的古法修繕、科學施工的原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