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誠信與公平的故事—歐美旅行見聞

先說在超市發生的兩件事。一件是在德國超市買西瓜。超市西瓜論個賣,按大小分兩類,大的約15斤左右,10歐元,小的7、8斤5歐元。我們挑了一個小的,(估計有8斤多!)還買了一些其它食品,結賬時收銀員按10歐元收費,理由是西瓜上沒有價格標籤,所以只能就高不就低,我們講:‘那我們去換一個有標籤的行嗎?’回答:‘不行,因為電腦已經生成,無法更改!’我們又講:‘那我們去換一個大的有標籤的可以嗎?’回答:‘可以!’儘管一個大西瓜,我們一次吃不完,在旅途上有不大方便攜帶。有了此次經驗,以後在超市買商品,可要注意價格標籤!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又一次,是在荷蘭超市買菜,那裡四季豆很少見,好不容易碰上了,就裝了500克左右,標價每公斤4.5歐元,結賬時,收銀員按每公斤7歐元收取,我們發現不對,就更她理論,她好像有點信心不足,就問旁邊的營業員,也說是7歐元,這時,她有了底氣,堅持按7歐元收費。正在雙方爭論不休時,來了一位經理摸樣的人,問清來龍去脈,他自己到貨櫃上去查實。回來後,連聲道歉,並指令收銀員,扣除四季豆的費用,並說:‘由於他們的失誤,可能導致我們多付費(如果我們不細心的話),為了體現公平,超市免費送給我們吃。儘管多收的為2.5歐元,而送給我們,超市損失4.5歐元,但錯在超市,不在顧客,所以也算公平!’這件事,雖然不大,但留給我的記憶卻是刻骨銘心,必將終生難忘!這就是公平與誠信啊!這要是在我國超市,可能嗎?

還有一件事,也和誠信相關。在美國,小女婿驅車從華盛頓到馬里蘭,出城時,很奇怪,高速收費口無人收費,(因人手緊,在出口收費,但必須在進口處打卡。)我們不管,逕直往前開,到出站口,問題來了,一位黑人收費員,堅持要罰款:因為我們沒有打卡。我們講:‘進口處無人!’黑人講:‘有通知!如果不同意罰款,請開回去打卡!否則還得罰款,我給你國家的罰款單據,你可以去投訴!’無奈之下,我們只得甘認倒霉。

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已趨成熟,他的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誠信和公平,這是我們在國外最深切的感受和體會!誠然,這個成熟,須要參入各方不斷地吃苦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需要有人去規範、去制定適用的、各方必須嚴格遵守的遊戲規則!

市場經濟須要公平和誠信,但人非聖賢,沒有法律、法規的約束,必然會種種亂象叢生!一個不講誠信的市場,是一個野蠻、卑劣的市場!是一個沒有公信力的市場、是一個沒有吸引力的市場,因而也是個沒有生命力的市場!大陸的市場經濟,剛剛起步不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杜絕三聚氰胺牛奶、奶粉;如何防止地溝油流向餐桌;以及預防各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坑害、毒害消費者,已是當務之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