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一司級官員因「抑鬱症」跳樓身亡 (圖)


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盧永軍

中國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盧永軍11月10日晚上從農業部辦公大樓七跳樓自殺,原因不明,農業部內部通報稱是「抑鬱症」。近年來,中國官員自殺、並被歸因為「抑鬱症」的案例頻發。民間有調侃說:「自殺官員多抑鬱,上訪群眾都神經。」

據財新網的報導,2011年11月10日(上週四)晚上7點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盧永軍從農業部辦公大樓七跳樓自殺,原因不明,農業部內部通報稱是「抑鬱症」。

農業部內部人士透露,「盧永軍已經57歲了,馬上就到退休年紀,這麼一走挺可惜的,10日下班後他跳樓自殺,第二天(11月11日)上午10點農業部內部開會告知,盧副局長患上抑鬱症,但不准討論,農業部近期非常緊張」。

昨天(11月14日)上午,盧永軍遺體在八寶山火化。農業部網站顯示,盧永軍最後一次講話是在今年11月4日召開的「農業部2011年區域經濟合作工作座談會」上。2004年至2007年,盧永軍曾任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農業部中小企業管理局局長等職,隨後一直在鄉鎮企業局擔任副局長。

近年來,官員自殺、並被歸因為「抑鬱症」的案例頻發。例如,同在北京,此前10月份,北京市民防局局長王永新自殺身亡。王永新曾任北京市宣武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宣武區並入西城區後,王永新調往北京市民防局出任局長。

根據「財新網」統計,許多自殺的官員年齡大都在四五十歲,正屬年富力強的階段,卻紛紛患上「抑鬱症」,最終選擇自殺,頗令人費解。其中一部分死者親友稱,死者生前情緒正常,並無抑鬱跡象。

有評論認為,官場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聯盟,大官保小官,小官保老闆,盤根錯節。當這個利益鏈中某個官員出了問題,有人就會或被迫或主動「犧牲」,丟卒保車,卻以「抑鬱症」對外搪塞。

因此,民間有調侃說:「自殺官員多抑鬱,上訪群眾都神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