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黑客組織要對「 臉書 」發起攻擊行動(組圖)

 2011-11-04 22: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黑客組織」無名氏」宣布,11月5日對社交網站Facebook展開攻擊行動。原因是該網站泄露了大量個人信息。

蒂洛·威切特(Thilo Weichert )可能是目前美國加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最「痛恨」的人。社交網站Facebook的總部就坐落在這座城市。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數據保護專員蒂洛·威切特的名字在Facebook總部可謂是家喻戶曉。原因是威切特挑戰Facebook,或者說他想挑戰的是Facebook的用戶。這位數據保護專家對Facebook功能中的「讚」(like)按鈕提出了批評。

威切特認為,僅通過用戶對「讚」按鈕的點擊,Facebook就能悄無聲息的獲得大量用戶的個人信息。網站甚至對那些不是Facebook用戶的普通人的上網習慣進行跟蹤。因此,他認為,用戶沒有必要非去使用這一功能鍵。這位數據保護專員認為,這樣做顯然違反了德國的數據保護法。在德國,如果有網際網路站在其頁面設置「讚」按鈕就會面臨高額罰款。威切特表示,反對Facebook的運動正或多或少的無意識中緩慢增加。通常人們批評的不是社交網站本身,而是針對在全球擁有廣泛影響力的網站運營商--Facebook泄露用戶信息的行為。因為Facebook已或多或少的印證了泄漏個人數據的美譽--「數據章魚哥」這一稱號。


Facebook創始人

無法刪除的個人信息?

幾個月前,奧地利的一個大學生「親身體驗」了,Facebook是如何瘋狂的收集和利用用戶的個人數據。他迫使Facebook公開該網站儲存的關於他的個人信息。一再要求後,網站便寄給這位學生約1200頁有關他的信息。儘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並不是Facebook狂熱的粉絲。

而且這其中有兩件事讓他十分震驚:首先,他自己在該網站刪除的數據仍然被儲存在Facebook網站數據管理中心,儘管用戶認為數據已被刪除。其次,Facebook好像還在自己網站以外的其它網站收集信息。這位奧地利大學生在收到的大量個人信息中還是發現了自己未在Facebook上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顯然,Facebook是從別的網際網路站收集的信息。這也是為什麼,最終每一位Facebook用戶都會在網站有一個詳細的個人「檔案」。而這也是該網站商業成功的根本所在。Facebook利用其創建的用戶檔案賺取了數十億美元。

Facebook向情報機構提供了多少信息?

這些個人數據除了用於商業用途以外,還不完全清楚地是,情報機構通過Facebook能獲得多少個人資料?但有報導稱,像伊朗和敘利亞這樣的極權主義政權也在使用Facebook,為的是找出政府異見人士和反對派支持者。擁有龐大資料庫的谷歌最近曾暗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政府對其網站提出類似的搜索要求。特別是美國情報機構是否直接從Facebook獲取信息,目前還尚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像Facebook和 Google這樣擁有大型資料庫的網站總能喚起人們的「興趣」。 Ein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Facebook上

黑客組織「無名氏」計畫發動的攻擊行動主要是針對「信息飢渴人士」和許多Facebook用戶展開的。他們想喚醒該網站的使用者,並向他們展示,這個網站對他們作了些什麼。

攻擊行動是否能達到任何效果目前還是一個問號。而Facebook用戶到底想不想被喚醒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截至目前,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數據保護專員蒂洛·威切特也尤其受到了批評。例如:其所在的州政府就拒絕放棄Facebook「粉絲頁面」。相反,粉絲們還特別在網頁中對威切特自以為是的「偏執」和對這一問題表現得「過於積極」展開討論。他們認為,要拯救一個人,首先要弄清他是否確實處於「危難」之中。

来源:德國之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