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到底有沒有拯救歐洲的能力?(圖)
中國這次不出手「拯救歐洲」。(法國總統薩科齊迎接參加二十國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圖:路透社/看中國配圖)
近半年多以來,中國將投資拯救歐盟的預期,成為支撐歐元市場的重要信心支柱。10月28日,經過歐盟方多方遊說之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正式宣布,「不存在中國救歐盟」的問題,這個熱議了幾個月的話題終於塵埃落定。既然北京已打定主意不當拯救歐洲的「白衣騎士」,薩科齊等歐洲國家領導人必須放棄幻想,依靠自己渡過難關了。
中國這次不出手「拯救歐洲」,我認為對雙方都有益處,理由有二,一,於歐盟來說,內部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歐盟諸國那令國民不工作也能舒適生活的高福利制度,既使本國人民喪失了工作動力,也使企業及工作者稅負非常沈重,早就成了一個必須動手術的膿瘡。只是歐洲政壇大多是善於分錢的左翼當道,更兼無論哪個政黨當選,都出於選票考慮,無法痛下決心擠破這個遲早會成為大患的瘡疽。其二,中國在歐債已經投入了逾5000億的巨額資金,一直在虧損。據說今年以來的投資就虧損近半。從本國利益考慮,確實不應該再繼續往裡砸錢了。
接下來先討論的中國那外匯儲備到底是誰的財產。
中國那那3.2萬億外匯儲備,幾乎成了國際國內都高度關注的一個藏金窟。盯著這筆財富的當然不只有與這筆巨額財富不相干的歐盟,還有比歐盟更具有資格的本國人民。自從有人提出政府應該將外匯儲備分給全國人民以來,有關這個話題的討論時時出現。鑒於這個話題隱藏著一些不便於讓百姓們知道的內情,比如政府買外匯時需要使用大量人民幣,這些人民幣從印鈔機裡滾出來必然造成通脹;比如中國巨額外匯儲備到底投向哪裡,贏虧狀態如何;……所有這些,除了政府願意透露的1萬多億美元國債之外,其餘的資金投向,都被當作國家機密,基本不向國內人民做任何說明。
但分外匯儲備之論日益高漲之後,中國銀行界的政府智囊們也先後出來說話,聲明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負債,每一分都對應著負債,最後必須應該由央行出面償還。我當然知道這一說法確實沒錯,因為中國實行外匯管制制度,只要銀行的櫃臺前出現外幣,銀行就得拿出相應的人民幣購買,比如一美元得花6.5元人民幣購買。只是智囊們沒說兩點:一是這錢是依靠政府印鈔印出來的,3.2萬億美元得印上20多萬億人民幣才「買」得下來,這樣巨量的新增貨幣投放下去,必然造成通脹,最後的買單者還是百姓;二是這些錢用於投資,其增值部分的受益者應該是為通脹買單的中國老百姓。即使不分給國民,也應該將投資收益投放在一些與民生相關的公共事業上,比如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人需要使用的水電煤氣的補貼等等。
再討論中國現在究竟有無拯救歐盟的能力。
歐盟翹首盼望中國投入一萬億到歐盟金融穩定基金上來時,似乎設想那外匯儲備全都堆在中國央行的金庫裡,正愁著沒地方投放。但事實不是這樣,為了減輕通脹壓力,中國早就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減輕外儲備壓力,如購買外國債券、投資、鼓勵國民個人用匯等等。
北京早就不是那種只會將金子埋在地下的土老財,一直在考慮如何盤活盤好這筆外匯資產。自2003年左右就開始實行外匯儲備多元化,即「一籃子貨幣」政策;從2008年開始,北京購買的歐債增多,日元也是購買對象,美元資產現只佔其外匯資產的70%左右。儘管中國從來不願意公布外儲資產的籃子,諸如歐元、美元、日元的具體佔比,但據大致估算,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額約為1.15萬億美元,歐元債券約為5000多億,還有不知具體數額的日元債券。此外,中國還簽訂了一些貨幣互換協議,如俄羅斯石油的200多億美元,以及對東盟國家的一些協議。目前可動用的外匯儲備大約只有5000億美元,這是為了支付三個月的進口並支付所有的短期外債所需要的最低安全額度。
可以說,3萬多億外匯資產大概各有定向,歐盟獅子大開口要一萬億,完全只是一廂情願的設想。
歐盟諸國倒真是應該趁這次危機,讓國民明白「免費午餐」總有吃到盡頭的一天,趁機削減那非常沈重並將自己拖垮的福利包袱。瑞典也曾因高福利、高稅收導致國民工作積極性降低,企業外移,積弊日久,導致經濟發展滯緩。但2006年瑞典發生政治地震,執政長達65年的左翼政黨在大選中失敗,強調市場經濟的保守派上臺並於2010年連任。從此瑞典開始全面變革:稅率降低,社會福利得到控制,對企業的各種限制被取消,遺產稅、贈與稅被廢除。在各種改革激勵之下,瑞典已逐漸恢復活力,這個樣板值得歐盟各國效法。
中國自身的經濟困難還剛開始,無論從能力還是從投資策略考量,中國不再向歐元這隻盤子裡砸錢,都算是明智的自保之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