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崩潰?!
絕非危言聳聽,也非譁眾取寵,作為一名中國經濟研究人員,我是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崩潰的徵兆—溫州借貸危機或許是火山爆發前夕冒出的一絲蒸汽。
1949年以後的20多年中,曾經有過多次政治運動傷及經濟,而在經濟領域裡也曾有無數愚不可及的瞎折騰:合作化把農民的土地拿走、公私合營消滅民營資本、大躍進勞民傷財餓死數千萬國人、文*革的「政治挂帥」「抓革命促生產」更是極大破壞了生產力……都或輕或重、或即時或深遠地傷害了中國經濟,以至於到了1978年的時候,官方評價都是「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於是乎,也才有了「把工作重心轉到經濟上來」的改革開放。
倏忽30多年過去,中國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國、名列前茅的投資國,經濟成就令外人仰慕、艷羨甚至恐懼。就是眼前,經濟增速仍然保持在10%上下,全球獨一無二;外貿出口增長20%以上,繼續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每年吸收外商投資上千億美元,對外投資600多億美元,中國企業的跨國並購勢頭之猛讓老牌跨國公司都不住驚嘆;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一,我們持有數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他們最大的債權國,歐洲熱盼我們去解救他們的債務危機,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眼巴巴地盼著中國企業去投資……豈止是「基本面向好」,簡直就是「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何危之有呢?更別說崩潰!
但且慢。撇開這些表面的光鮮,檢視中國經濟的內部,無論是質量、結構、運行,還是制度、法律、政策;無論是投資、消費、出口,還是分配、保障、環境;無論是效率、公平,還是創新、廉政……莫不問題叢生,並且絕對不是所謂的「發展中的問題」,而是惡性腫瘤遍佈各個器官、各個環節,癌細胞早已全身擴散,病入膏肓。
當然,這需要嚴謹、科學的論證,需要大量數據和實證。就像確診病情要做各種檢查,癌症也要做病理切片。--可是,真的需要嗎?
定性判斷從來都不是不重要,也從來都不是不比定量分析準確。尤其是對於經濟問題,尤其是對於中國的經濟問題。我們的經濟統計數據不少,能讓人信的很少,更不要說用來做什麼模型分析。
所以,中國經濟到底怎樣,需要我們每個人「自己」做出判斷:中國經濟狀況真的是很好嗎?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真的只是次要的、無關緊要的、發展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嗎?
如果答案是「是」,那你為什麼還整日處於惶惶不安之中?
如果基本面向好,不但眼前,前景更是無限光明,你為什麼對自己的未來那麼沒有信心?如果所有的個體都感覺不好,那麼整體的好是怎麼來的?
假如你是個窮人(按照我們自己定的年收入1500元的貧困標準,全國還有約1億貧困人口;若按國際標準,年消費450美元左右,則貧口人口超過2.5億!所以是窮人的概率很高),你為一日三餐擔憂是正常的,高企的物價、6%的通貨膨脹率當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每年1000萬套廉租房恐怕也只能望而興嘆(農村就甭想了,城市裡的你抓鬮的運氣也不見得有那麼好),生老病死沒有任何社會保障自己也買不起保險,孩子的學費都交不起讓你連後代的指望都斷絕了。
假如你是個中產階級白領(按照國際標準,年收入在10-100萬美元之間,但這標準在中國顯然過高了;還是照我們一般認為的標準計算,大概年收入在幾十萬元上下吧),你為什麼還是覺得生活壓力巨大?你為什麼還是不可避免地淪為了「房奴」?在國際上,中產階級是公認的比較穩定、生活比較舒適的階層,為什麼在中國就普遍處在朝不保夕的狀態?假如這個階層的生活質量都可堪憂慮,甚至隨時可能重返貧困,說明瞭什麼問題?
但,假如你是個富翁(據說中國百萬富翁—個人財富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已經達到了111萬人,僅次於美國、日本),你為什麼仍不能踏實生活?為什麼70%以上的中國富翁已經或準備移民國外?經濟增長10%,意味著市場潛力巨大投資機會多回報率高;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意味著富裕階層享受奢華生活可以獲得更大的心理滿足—可為什麼你們寧願賣掉了產業拋棄了故土移民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都不通的陌生國度去呢?任何一個充滿希望的、處於上升期的國家,會出現這種反常現像嗎?
假如你是個平民,你對於現實不滿前途悲觀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的基本福利、個人權利得不到很好保障。你可能沒有社保,失業了幾乎沒有失業救助(曾經的老工業基地「下崗」補助是每月50元,現在多數地方的困難補助是每月幾百元),退休了拿到的錢也難以維持生活之必需。9年義務教育是法律規定,但你的孩子還要繳學費上學,無數孩子因為繳不起學費而退學。從中央到地方,每年十多萬億元的財政收入,可以養古今中外第一多的官員隊伍,可以大興土木搞投資建設、搞政績工程、搞公款消費、搞貪污腐敗,卻就是沒錢投教育,所以至今都沒有達到法律規定的財政投入標準(「教育財政投入佔GDP的4%」、「教育經費佔財政支出比例應逐步提高」)。不管醫療體制怎麼改,你還是沒有醫保,不敢生病,生了花費巨大的病只有在家等死。最糟糕的,是你對於你的生命財產安全心裏都沒有底。稅費多如牛毛,即使你繳了號稱全球第二痛苦的稅,你也不能享受基本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就連政府審批項目,你多半還要繳費,上路過橋也要繳費,領結婚證、辦房產證、上牌照、辦營業執照等等等等全要繳費(美其名曰工本費,但你不會明白為何遠比市場賣得貴)。即便繳了稅、費,財產使用權還不是你說了算,汽車說不讓你上路就不讓你上路,房子說拆就能給你拆。至於拆遷拆出人命,那更是你絕不敢說自己永遠不會遇上的天降橫禍、無妄之災。
但,假如你是個官員,你就對未來充滿信心了嗎?是的,在現時中國,官員的權利大到無邊無際:你可以在別人當房奴或望房興嘆的時候享受福利房,你可以在別人沒錢看病時享受公費醫療,你可以在別人的車限行時獨享兩輛公車,你可以在別人為物價飛漲揪心時肆意享用山珍海味,你可以在別人繳不起學費時讓孩子上名牌重點或去國外讀書,你可以在民生維艱時大手筆揮霍民脂民膏搞政績工程要GDP增速甚至把衙門建得富麗堂皇,你可以在別人回歸可愛的祖國時把老婆孩子送往國外自己當「裸官」,且不說你是不是腐敗到賣官鬻爵收賄賂包二奶在海外有多套房產和銀行戶頭……是的,你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了,但為什麼還是憂心忡忡、膽戰心驚?若說是怕腐敗暴露而擔驚受怕尚可理解,但焉知不是對官場對經濟對社會看得太多太透了才產生了這種末日心態?
經濟判斷固然需要定量、實證,但「人」才是經濟運行的核心要素和最終目的,當然也就是經濟狀況好壞的最直接感受者和最權威的判斷者—從這個角度說,當一個經濟體中每一個人都對未來不抱有信心的時候,能說這個經濟體的前景是如何如何光明的嗎?
以我多年研究經濟的經驗和日常觀察,覺得我們中國大陸人在做形勢分析判斷時存在一個極為普遍而又明顯矛盾的現象:一方麵人人都說微觀(自己所經歷的看到的)處處有問題,並且不是小問題;另一方面卻又人人說宏觀沒問題,起碼不是大問題,都能應付過去。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慢慢有點想通了,可以理解了:
一是大家都以為自己「一葉障木不見泰山」。以為自己看到的畢竟有所侷限,更多的東西自己沒有看到,而沒有看到的、官方說的、權威說的那些才是真的。這正是我們多年來搞哲學普及、進行庸俗辯證法教育的惡果之一,但也正是某些人樂於看到的—愚民目的達到了。
二是灌輸宣傳的結果。大家雖然對於官方統計、官方說法早已喪失了基本的信任,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來源的單一,導致大家在潛意識裡還是認可了主流判斷(「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輿論控制的重要性所在:你最終還是相信了你不相信的東西;或者說,你本來不相信的東西經過外部千萬次強力灌輸最終還是左右了你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這是戈培爾宣傳法的勝利。
三是對於政府的盲目信任。以為中國政府的控制能力極為強大,又掌握著大量資源,目前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去解決,一旦政府下了決心是可以解決的。中國人古代信明君和清官,現在信領袖和政府,都以為「經是好經,都是歪嘴和尚念歪了」、「高層領導是為老百姓好的,都是貪官污吏把事搞壞了」,所以寄望於冥冥之中的或抽象或具象的威權人物和機構。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也是奴化人格的表現。
四是自欺欺人。因為人們潛意識裡還是對於風險有恐懼感,所以明明看到、意識到了問題但不願承認,甚至越是問題嚴重越不敢承認,屬於鴕鳥做法—裝作沒看見就以為風險不存在了。
但我們可以隨便列舉幾例,有大有小,有宏觀有微觀,看看是否可以用「發展中的問題」來解釋?
其一,行業壟斷問題。壟斷是市場經濟的毒藥,對於壟斷的態度也是判斷真偽市場經濟的試金石。可中國的壟斷問題,從廣度來說是無處不在,銀行、保險、電信、航空、電力、石油等壟斷行業就不說了,即使那些開放行業,也存在著或輕或重的壟斷問題,如政府採購、區域封鎖等等;從深度來說是滲入骨髓,不是一般的市場經濟裡的壟斷價格、壟斷協議、不當利用市場集中度之類的問題,而是行政壟斷、國企壟斷肆虐,從重要產品、服務的政府指定經營,到一般性產品和服務競爭的行政權力介入(如下轄區域的拖車業務政府部門指定獨家經營),危害性遠大於一般的市場壟斷,且難以根除。明顯例證是:2005年2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貫徹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則」,「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國家有關部門與地方人民政府要盡快完成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市場准入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工作」,「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但5年之後的2010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3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規範設置投資准入門檻,創造公平競爭、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因兩個文件都有36條,所以媒體稱為新舊36條。舊36條實施5年沒有效果,壟斷依舊,又出個新36條予以強調,到如今又是一年多過去了,壟斷打破了嗎?民營資本可以進入那些壟斷領域了嗎?壟斷依舊。壟斷危害之烈無人不知,但利益集團勢力之大,早已不是消費者所能奈何,不是輿論所能推動,就是當政者也已經無能為力—更確切地說,這個壟斷怪獸就是從它體內生長出來的,是它的一部分,它也是既得利益的一部分,而且已沒有道德勇氣和斷腕之心去進行利益切割。
其二,出租車問題。這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問題了,但多少年就是解決不了:消費者抱怨打車難、服務差、價格高,司機抱怨生意難做、收費低,所以各個大小城市都黑車氾濫。本來放開出租車市場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政府就是不放開,繼續控制審批,把牌照給某些有背景的公司,讓他們繼續盤剝司機和消費者。我一個媒體朋友曾經寫過《北京出租車黑幕》,反響很大,國務院領導批示,但十多年過去,黑幕依然!--根本原因,還是政府控制權力以尋租,不改體制就連一個小小的出租車都改不了。
其三,食品安全問題。這是關係億萬民眾生命安全健康的重大問題,但也是讓中國在全世界丟盡臉面的問題。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毒饅頭等等匪夷所思的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中國人都不知道吃什麼食品是安全的,政府屢次嚴打也不見效,2010年成立了副總理挂帥、15個部委參加的食品安全委員會,但沒人相信這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是技術問題還是監管問題?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是政府失職還是企業無良?威權政府在壓抑公民人權、過度干預經濟之外若說還有好處的話,那就是可以高效做事,假如連這點都做不到,那威權存在的正面意義何在?
其四,創新問題。中國經濟似乎發展很快,但卻有個致命的軟肋,那就是創新不足。中國有很多行業產能位居全球前列,但技術水平卻很低。最典型的如製藥行業,製藥企業多、市場規模大,但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卻只有四、五個(業內專家說其實只有一兩個,其他實際達不到一類新藥標準),絕大多數製藥企業依靠仿製藥、原料藥生存。中國的電視廣告中,最多的就是藥廣告,明星雲集,連篇累牘,從中央臺到地方臺,概莫能外。企業有錢做廣告,但卻沒錢搞研發,廣告費能到銷售額的20%,研發費用卻不到3%。為何?其一是企業制度,公有制、任命制決定了企業急功近利,不可能謀劃長遠;其二是知識產權保護不足,保護不了國外的知識產權,也就保護不了國內的知識產權,「不研發等死,研發找死」,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得過且過;其三是市場競爭不足或被扭曲,消費者權益被漠視,市場機制不發揮作用,企業競爭力和利潤主要不是來源於創新而是其他,導致企業向上動力不足,向下慣性巨大,左右約束不夠,歪門邪道混日子。企業創新如此,國家創新也不要再說了罷?無論從創新主體(人、機構、國家)、創新機制、創新環境來說,還是從創新成果來看,中國要想成為「創新國家」都還路漫漫其修遠兮。
其五,教育問題。這是個讓國人極端憤怒但又萬般無奈的問題。中國這些年的教育,沒教人道德卻教人說謊,沒教人智慧卻教人愚蠢,沒教人知識方法卻毀滅了人的創造性……禍害深遠。大家都清楚,不再多說,可參見《中國教育爛透了》等文。
其六,價格管制問題。不須說了。
其七,公路收費問題。也不說了。
其八,醫療改革問題。還是不說了。
其九,房地產問題。更不需要說了。
其十,股市問題。—問股民去吧。
其十一,官員財產公示問題。等「條件成熟了」再說。
其十二,紅十字會問題。官辦慈善這事不能說得太細。
其十三,貪污腐敗問題。無語。
其十四,環境污染問題……
……………………………………………………………………………………………………………………………………………………………………………………………………………………(唉,還是您自己補充吧)
上述這些問題,在在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不是一時一事的問題,不是皮毛的問題,而是普遍的問題、根本的問題、長期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在現有框架內、用現有的思路和做法是不可能解決的。
如果你對於目前的經濟社會狀況有基本的直觀瞭解和思維判斷能力,你還相信這些問題只是感冒風寒,而不是惡性腫瘤嗎?你還認為這是技術問題,而不是制度病嗎?你還相信在現行框架內只要有個明君就可以妙手回春,而不是只有進行制度改革才能去腐生肌實現長治久安嗎?
在這種狀況下,你是相信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還是可能走向崩潰?
中國經濟已經有了較為強大的民間力量、市場力量,這是讓中國經濟暫時不至於像前蘇聯那樣崩盤的支撐。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蘊藏的財富創造能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如果有了好的制度環境,中國經濟的前景怎麼樂觀估計都不過份。但如今,我且只能悲觀著,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經濟走向崩潰。
我或許是個悲觀主義者。但另一面,我也是最大的樂觀主義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