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把物種縮小 食物安全堪憂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氣候變遷正導致許多動植物體型縮水,其中包括養活超過10億生活在飢餓邊緣人口的部分物種。

研究人員審視的數據中,下自微生物、上至食物煉頂端的掠食者,共有將近45%的物種因為氣候變遷,於數代之內縮小。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Singapore)的謝瑞丹(Jennifer Sheridan)和比克福特(David Bickford)研究有關遠古氣候變遷時期的科學文獻及近代所作的實驗和觀察,發現化石記錄昭然若揭:古代暖化時期曾導致海洋和陸地生物越長越小。

在距今約5500萬年前的「古-始新世大暖期」(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甲蟲、蜜蜂、蜘蛛、胡蜂和螞蟻體型在數千年內縮水50%到75%,松鼠等哺乳動物也變小40%左右。

雖然PETM時期常被拿來和今日的氣候變遷相比,但當前溫度上升的速度卻遠比PETM更快。

被列舉的85個物種中,45%不受影響;但在其餘的物種之中,卻有4/5變小、1/5變大。

其中部分物種的縮水令人意外。研究人員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植物照理會變大」,但是許多植物種類因氣溫變化、濕度和養分而受限。

研究作者在電子郵件中指出:「我們還不清楚背後真正的機制,還有為什麼有的物種會變小,有的卻不受影響。」「在我們理解更多前,我們恐怕正冒著導致無法估量的負面後果風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