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百年大事記
中華民國百年慶典,讓許多秉承傳統文化的華人充滿期待。回首百年歲月,無論是物轉星移或天下興亡,還是山水文化或人文精華都緩緩匯入歷史的長河,淵源流長。而在這百年發生的難以忘卻的瞬間就如同朵朵翻滾的浪花,依然清晰可見,驀然回首,風華再現。
辛亥革命與民國肇建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很多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是近代史的真正開端,因為它結束了滿清王朝的統治,創建了民國,推翻了專制,建立了共和。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至1912年初,即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所以稱為辛亥革命。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外國列強大舉入侵,迫使腐敗的滿清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其中包括巨額賠款和割地條款。慈祥太后曾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亂世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可惜漢唐盛世已遠,康乾盛世不再,滿清的腐敗無能,終招致各地革命運動風生水起,驅趕列強、推翻滿清政府勢在必行。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為建立中華民國政府的革命發起者之一,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亦影響深遠。他於1894年11月24日在美國的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而在中國國民黨的歷史中,以「興中會」這一天成立的日子為建黨日,延續至今。另一個華興會為黃興所領導的一個革命組織,1904年2月15日成立,目的也是推翻清帝國政權,建立民主與自由國家。同樣的志向,使興中會與華興會於1905年7月30日合併為同盟會,從而領導完成了數次的革命運動。
在歷經了十次失敗的艱難革命之後,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的成功(也是中華民國國慶雙十節的由來),為結束清王朝的統治奠定了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全國各地在這個辛亥年展開了各式各樣的革命運動。最終,辛亥革命終於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並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2月12日時,隆裕太后在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代宣統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大清帝國至此滅亡。宣統退位後,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呈,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和設都南京。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遷都北京,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出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北洋政府與軍閥時期
袁世凱當上民國總統後,孫中山被選為國民黨的理事長,旋赴東京。而主導國內國民黨的宋教仁路線,則是在體制內,以內閣制來制約袁世凱的專制。不幸的是,宋教仁的內閣制主張,站在袁世凱的立場而言,是直接牴觸了袁世凱想恢復帝制的夢想,於是發生了宋教仁被刺身亡的轟動事件,袁世凱被認為是暗殺背後的策動者。孫中山於事發後即從日本返回中國,於上海開會,主張以武力討伐袁世凱,開始了史稱的「二次革命」。1913年,李烈鈞在孫中山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獨立,併發表電告討袁。7月15日,黃興抵達南京,組織討袁,宣布江蘇獨立。隨後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湖南譚延闓、福建許崇智和孫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獨立。革命軍與北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終因不敵北洋軍力,以失敗告終,各地宣布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二次革命之後,袁世凱更是有力掌握北洋軍權,為民國初年唯一之軍事強人,大總統的權力已形同皇帝,然袁世凱心中仍有稱帝之心。終於,袁世凱改國號為中華帝國,準備登基稱帝,並改年號,將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總統府改為新華宮,這是中華民國建立後的第一次帝制復辟。袁世凱稱帝之舉受到大部分北洋軍人反對,包括袁氏心腹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等。隨後,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並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並於1916年6月6日後病逝,他的復辟帝制夢想也隨之煙消雲散。一年以後,在1917年7月1日,由張勛一手策劃,發動了擁護清朝已遜位多年的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前後歷時共12天,這是清朝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後的第二次帝制復辟。7月12日,反對復辟的「討逆軍」攻入北京,溥儀批准張勛辭職,並宣布退位。後張勛逃進荷蘭使館,轉至天津租界。
袁世凱去世後,中央政權連續被北洋軍閥系統控制,但此時沒有一個人具有足夠能力單獨控制整個北洋系統的軍隊和政權,各不同派系的領導人形成了地方的軍閥和割據局面。為了奪取北京北洋政府的政權,軍閥們展開了相互的混戰。名義上各勢力仍受北京中央政府(即北洋政府)支配,但北洋政府實際上在不同時期也由不同派別軍閥控制。當時的軍閥有直系的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皖系的段祺瑞、盧永祥;奉系的張學良、張作霖、張宗昌;馮系的馮玉祥;晉系的閻錫山。這其中大大小小的戰役不斷,形成軍閥混戰局面。
此時期,由於受西方引進民主及科學思想的影響,發起了許多運動。以北京學者為首的新青年派等知識份子發起新文化運動,而以南京學者為首的學衡派等知識份子倡議復興中華文化。「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場發生於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當時的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使國人異常不滿,從而上街遊行表達不滿,最後政府未簽凡爾賽條約。
與此同時,被迫流亡日本的孫中山,1914年在日本組建中華革命黨(後重新成為國民黨),這成為了後來的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民主集中制的雛形。1916年,孫回到了上海。1917年,孫中山前往廣州與南方的軍閥合作,成為了當時在廣州的南方軍閥的大元帥,開始了反對北洋政府的行動,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史稱「護法運動」,在孫中山的號召下,護法戰爭正式開始。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打倒北洋專政的虛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統。此戰護法軍雖然大勝北洋軍閥一時,但由於沒有專屬自己的武裝力量,第一次護法運動終因南北軍閥妥協而宣告失敗。孫中山於11月底重返廣州,重建軍政府,繼續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4月2日,軍政府取消,改為中華民國政府,由孫中山任總統。雖然國號都為中華民國,但相對於北京的北洋政府,1921年建立的該廣州政府稱為民國政府。孫中山於5月5日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兩次「護法運動」皆以失敗收場,此時的孫中山試圖從西方獲得援助但卻受到忽視,最終採取聯俄容共政策,在共產國際協助下重建政府,在蘇聯協助下成立黃埔軍校,然而這也使共產黨勢力進入至中國國民黨之中,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共產黨起草的宣言,確定了「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意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可是孫中山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此舉是引狼入室的開始,為日後的中華民族埋下了大患。此後,建立了屬於中國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並任命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宣布北伐。
北伐戰爭與國共合作破裂
此時,共產黨人受蘇俄指使在國民黨內部發展迅速,控制了國民黨的諸多重要職務,逐漸顯現出強烈的政治野心,急於奪權。中國共產黨在上海進行了三次武裝暴動,最後進攻北伐軍師部,被北伐軍解除了武裝。廣東的總罷工糾察隊每天都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這樣的騷擾直接導致了「四.一二」國民黨對共產黨的清理。武漢的親共派首領汪精衛在偶然獲得共產國際關於在中國行動策略的文件後,也開始對共產黨產生不滿,也加入清黨行列,國民黨的聯俄容共政策到此結束。而後,中國共產黨針對國民黨發起暴動叛亂,在1927年8月1日於南昌發動南昌暴動,毛澤東在湖南也發起了沒有成功的長沙起義也叫秋收起義。失敗後的共產黨進入農村地區發展,繼續接受蘇俄援助,繼續進行顛覆當時國民政府的活動。
隨後西北軍馮玉祥與晉系閻錫山加入國軍,北伐軍攻克北京市。期間日本為阻礙北伐引發「五三慘案(1928年5月3日國民革命軍在北伐途中經過山東濟南城時,日本蓄意屠殺中國軍人與民眾六千餘人的事件)」。之後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於瀋陽遭日人炸死後,其子張學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懸國民政府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保安委員會為東北政務委員會,名義上歸順國民政府,即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除外蒙古地區,中華民國已完成形式上的統一,軍閥混戰局面結束。
訓政時期與黃金十年
到了1928年,中國至少在名義上已經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而國民政府也獲得了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國民政府宣布,根據孫中山建國大綱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中國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軍政),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訓政),也就是中國將在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下發展。
1928年至1937年是國民政府鞏固和取得成就的一個時期。政府積極地進行立法和刑法系統的現代化,穩定物價,分期償還負債。改革銀行和貨幣體系,建設公路和鐵路,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增大工業和農業生產。同時,教育界也獲得了同樣巨大的成就,以期通過一個普及國語和克服方言差異的計畫幫助中國社會的統一。廣泛分布的通訊設施更進一步鼓勵了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這一段時間因國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而被稱為「黃金十年」。
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1894年甲午戰爭,大清戰敗,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獲得賠款2.3億兩白銀,其中80%用來發展軍力。1900年日本成為八國聯軍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醜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10年日韓併合,日本將大韓帝國並入大日本帝國,導致大韓帝國的消滅,朝鮮半島成為大日本帝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更使日本有了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1928年,日本以保護僑民為名,試圖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炮轟濟南城,與中國北伐軍發生交戰,造成濟南慘案。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書》,「我全國同胞當此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臥薪嘗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以忍辱負重之毅力雪黨、國百年之奇恥……惟攘外必先安內,去腐方能防蠹。此次如無粵中叛變,則朝鮮慘案必無由而生,法權收回問題亦早已解決,不平等條約取消自無疑義……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侵佔了中國東北。此後,日本又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軍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日軍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中日戰爭隨即全面爆發。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國軸心作戰,從這時起,中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而這時的共產黨也乘虛而入,以「西安事變」結束了1927年-1937年的第一次國共內戰。1936年12月12日,西北剿匪副總司令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的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介石,史稱「西安事變」。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越來越多的資料揭示出,西安事變前夕的楊虎城、張學良身邊已經聚集了許多共產黨的特務。地下黨員劉鼎,來到了張學良身邊,毛澤東曾說:「西安事變,劉鼎是有功的。」而楊虎城的身邊,夫人謝葆真直接就是共產黨,她是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和楊虎城結婚的。正是圍繞在張學良和楊虎城周圍的許多共產黨直接策反了這次兵變。事變之初,中共的領導人很想殺掉蔣介石,但斯大林出於牽制日本避免其攻打蘇聯的需要,親自寫信給中共中央,指令不殺蔣介石,要二次國共合作。毛澤東和周恩來也看到,憑當時中共的力量絕對不可能吃掉國民黨,如果殺了蔣介石,共產黨更可能被趕來報仇圍剿的國民黨軍隊所消滅。於是,中共立刻改變腔調,以聯合抗日為名,迫使蔣介石接受二次國共合作。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而告和平解決,迫使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基本國策。通過這次的兵變,中共不僅躲過滅頂之災,而且得以二次附屬國民政府,紅軍變成了八路軍。
抗日戰爭爆發時,國民黨有170餘萬軍隊,11萬噸排水量的軍艦,各種飛機約600架。共產黨算上1937年11月改編的新四軍,總數也沒有超過7萬人,而其內部還存在政權分裂,實力非常弱小。他們知道,如果把隊伍拉出去跟日本人打仗,一個日軍師團也打不過。於是,除了平型關等幾個屈指可數的對日戰鬥外,幾乎無抗日戰績。他們在後方收編地方軍和游擊隊,忙於擴大地盤,擴充軍隊,伺機奪取政權。而此時的中華大地內憂外患,抗日的戰場則全面留給了國民黨軍隊。
對於抗戰,國府方面定下的作戰方針是,現有部隊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拖延日本軍閥,將華北一帶的廣大空間換為寶貴的時間,而真正的戰場,則是華中一帶。不過,為了向世界展現中國抗戰的決心、並且激勵士氣,國府調動最精銳的第5軍等70萬部隊,投入淞滬地區與日本軍閥展開血戰,徹底粉碎了日本皇軍「3日攻下上海,3個月滅亡中國」的誇詞。之後,歷經「臺兒莊」等戰役,日本軍閥於一年後佔領武漢。此時,戰線過於拉長而導致兵力分散的日本軍閥,面對已有充分準備的國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中日戰爭至此陷入拉鋸戰。在1937年7月之後,日本陸續攻陷華北各地。蔣介石定下「以空間換時間」、固守耗敵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淞滬會戰」,國軍戰敗受創慘重,但也將日本戰略改為由東至西入侵。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市後,首都南京市於12月淪陷,日本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而後南北日軍欲會師徐州市時,國軍在臺兒莊擊潰之,史稱「臺兒莊大捷」。
在外交方面,美國力促中日和談。由於日本一方開出的停戰條件過高使中華民國難以接受,以及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和談最後破裂。後日本於夏威夷時間1941年12月7日,發動大批軍機和袖珍潛艇,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位於珍珠港的海軍基地和歐胡島上的軍用機場,即「偷襲珍珠港」事件,開啟了太平洋戰爭。中華民國遂正式成為同盟國一員抵制侵略,蔣介石任中國戰區統帥。在1943年11月27日,由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發表,並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聞公報形式發表的對日作戰宣言,由白宮向外界公布,史稱「開羅宣言」。
1945年時,太平洋同盟國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本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本軍意圖反擊,發動豫西鄂北會戰、鄂西會戰與湘西會戰,國軍皆抵製成功。4月國軍發動進攻,至8月收復廣西全境,並意圖收復華南。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市與長崎市先後投下核子彈,蘇聯亦依據《雅爾達密約》對日本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滅滿洲國並佔領中國東北。最終日本昭和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於美艦密蘇里號簽署降伏文書,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於南京市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抗戰勝利,中華民國收復東北與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同時設置了臺灣省。
國共內戰與國府遷臺
抗日戰爭其間,國民黨軍隊傷亡慘重、疲憊不堪。而共產黨在華北進行游擊戰和政治動員,並且不斷擴大軍隊。中共還滲透到國軍指揮核心,並且不斷瓦解國軍。在抗日戰爭中養精蓄銳的中國共產黨,終於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發動推翻國民政府的戰爭,開始了第二次國共內戰。同時中共又進一步聯合蘇聯,1947年至1948年,中共先後與蘇聯簽訂《哈爾濱協定》和《莫斯科協定》,用祖國的權益和東北資源換取蘇聯在外交和軍事上的全面支持,以此來對付國民黨軍隊。同時,蘇聯協助中共奪取新疆控制權,建立蘇中空軍力量,裝備中共11個師。中共則承諾蘇聯對東北陸路、空中交通的特權,而且對蘇聯提供國民黨政府和美軍行動情報,以東北物產棉花、大豆和戰略物資供應蘇聯,換取精良武器。
執政的國府為政治民生穩定,也避免內戰擴大,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三次電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在美國調停下與中共簽署《雙十協定》,希望建立民主政權。蔣介石首倡「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之主張,並與中共以黨對黨的名義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和平建國大業,並達成了建設和平統一民主團結的新中國的政協決議。然而事與願違,野心十足的中共並不遵守道義,蔣介石在1945年10月11日日記寫道「共黨不僅無信義,且無人格,誠禽獸之不若也。」
1946年國民政府由陪都重慶市遷還南京市。1948年,行憲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憲政時期開始。1947年國府在東北戰略的失誤牽一髮而動全身,致戰事失控,最後抗共護國戰爭開始。
中共以人海戰術著稱,遼沈、平津、淮海戰役用的是人肉做炮灰的戰術。為了消耗長春城內的糧食供應,共軍奉命不許老百姓出逃。打長春兵困兩個月,餓死凍死陣地前城門外逃難的國民近20萬人。憑藉著這種戰術,1948年的遼沈戰役,中共佔領東北全境;淮海戰役,佔領張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平津戰役,進入古都北平。1949年1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宣布引退,副總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李宗仁接任後,宣布與中共和談。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在共產黨規定的和談截止日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絕了共產黨提出的投降式「和平」條件,共軍第二、第三野戰軍隨即發動渡江戰役強渡長江。4月23日,共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5月3日佔領浙江省會杭州,5月22日佔領江西省會南昌,5月27日攻克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
1949年初,中華民國政府各部南遷廣州,10月,共軍佔領廣州,民國政府西遷重慶,11月,蔣介石抵達重慶重返政府,李宗仁出走香港。30日,共軍攻佔重慶。此前民國政府遷至成都,隨即於12月7日宣布遷設臺灣臺北。1950年3月27日,共軍進入西昌。4月初,西昌戰役結束。至此,中國共產黨已經控制了中國大陸幾乎全部地區。1949年10月1日,由中共控制的中國大陸地區把「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海峽兩岸開始分治。
遷臺後的蔣介石先後擔任第一至第五任總統。此時的政府財政匱乏,只好被迫使用先前搶運來臺灣的黃金解危。這期間東南沿海依舊動盪不安,受到共軍猛烈攻擊,由於國軍防禦堅強及共軍缺乏渡海能力,使得中華民國逐漸安定。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恢復對中華民國政府軍事及經濟援助,並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中華民國自此轉危為安。
臺灣的發展與民主自由
1975年4月5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病逝,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總統職位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1975年4月6日上午11時,嚴家淦宣誓就任總統。嚴家淦雖擔任總統,政治實權卻在蔣介石之子蔣經國手中,政務多交由蔣經國主導。在這期間,發生了「中壢事件」和「美麗島事件」。「中壢事件」指的是197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由於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做票,引起中壢市民忿怒,上千名群眾包圍中壢市警察分局,搗毀並放火燒燬警察局的事件。美麗島事件是於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在臺灣高雄市發生的一場重大官民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組織群眾進行示威遊行,訴求民主與自由。其間發生衝突,演變成官民暴力相對,最後以國民黨政府派遣軍警全面鎮壓收場。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判刑,甚至一度以叛亂罪問死,史稱「美麗島大審」。最後在各界壓力及美國關切下,終皆以徒刑論處。此事件對臺灣之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使得國民黨不得不逐漸放棄遷臺以來一黨專政的路線以應時勢,乃至於解除38年的戒嚴、開放黨禁、報禁,臺灣社會因而得以實現更充足的民主、自由與人權。並且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臺灣主體意識日益確立,在教育、文化、社會意識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轉變。1978年,蔣經國任第六屆總統,並且連任第七屆總統。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蔣經國解除臺灣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外省民眾赴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
1986年9月28日,由132名與會的黨外後援會,在臺北圓山大飯店敦睦廳開會,對於籌組新黨開始討論。最後採用由謝長廷及尤清主張的「民主進步黨」作為黨名,正式宣布組建民主進步黨(即民進黨)。作為民進黨的陳水扁是首位非中國國民黨黨籍的總統,於2000年至2008年任職內積極推動臺灣的正名制憲運動以及臺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及「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架構。但是,從2006年8月起,在媒體報導國務機要費的可能濫用,以及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的大批珠寶來源可疑,還有女兒的管家支領國家薪水等醜聞後,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發動群眾募款。施明德原先同意以和平靜坐的方式發起「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要求陳水扁總統下臺。雖然是空前的數百萬人和平遊行,但最後陳水扁總統並未因此下臺。
2008年8月13日,《壹週刊》刊載陳水扁借由媳婦黃睿靚將鉅款匯到美國,但陳水扁隨即透過律師出面否認,並聲稱陳家財產早已經信託,不可能匯出國外。然而2008年8月14日立法委員洪秀柱舉行記者會,揭露黃睿靚在瑞士以其個人與公司名義所成立的4個帳戶,因有洗錢嫌疑而遭瑞士聯邦檢察署凍結,並主動致函臺灣請求司法協助。2008年11月11日,特偵組以被告身份傳訊陳水扁,在五小時偵訊後,向臺北地院聲請羈押陳水扁。2008年11月12日清晨7點,一致通過收押陳水扁,陳水扁從聲押到收押的事件,連續兩天攻佔全世界主流媒體的頭條或頭標新聞,陳水扁是臺灣史上第一個入獄服刑的卸任總統。繼陳水扁之後,身為國民黨的馬英九於2008年至今,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中華民國,在經歷了百年的風吹雨打後,依然屹立於滄浪之中,承傳著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在這中華民國百年之際,更是讓人追古撫今,感慨萬千,風風雨雨中已走過百年,令海內外華人盡歡顏。
- 關鍵字搜索:
-
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