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讓孩子愛勞動(圖)

 2011-09-23 15: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圖片來源: 星辰健康網)

美國哈佛大學對456名青年生活的調查表明:不論智力、家庭收入還是教育程度,童年愛勞動的人比不愛勞動的人生活得更愉快。

我國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孩子,情緒比較穩定,心理問題較少,學習自覺性與責任感較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忽視了勞動教育。

在家才是小懶蟲

菲菲今年5歲,在幼兒園表現特別好,穿衣服、收拾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可一回到家,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畫完畫,工具扔得到處都是,穿衣服也要媽媽代勞。

「這是幼兒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鄭州幼師教研室主任梅納新告訴記者,在幼兒園孩子有老師的誇獎,還有其他小朋友的比賽,孩子自然會積極勞動。聰明的家長,不妨利用幼兒園老師激勵寶寶的辦法,讓他愛上勞動。

1.像老師一樣多表揚。當孩子勞動時,要讓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高興地堅持下去。家長切莫為圖省事而包辦代替。

2.勞動也可以來比賽。父母可以跟孩子來場勞動比賽,以競爭形式讓孩子自己穿衣、整理玩具等。比賽時,家長可有意放慢速度,讓孩子有成就感,當孩子掌握正確方法後,家長可提高要求。

3.在遊戲中勞動。比如撿積木可以說成是採蘑菇,放積木可以當成是運輸貨物。開飯的時候可以說:「媽媽當廚師,你當服務員,請服務員幫忙把菜端出去。」要讓孩子感覺勞動像遊戲一樣有趣。

4.讓孩子量力而行。安排勞動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同時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鐘以內。

長大就變懶了

濛濛今年7歲。兩歲多的時候,特別愛勞動,父母下班一回家,他就跑到門口給父母提拖鞋,還常趴在地板上擦地板……可是,現在的他玩的玩具不收、睡覺前沒有刷牙卻騙媽媽說刷了。

梅主任:兩歲,正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時候。此時的寶寶,還有很強的模仿性。表現在行動上就是想幹這幹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新鮮事物變成了單調的勞動,再加上家長有可能嫌寶寶越幫越忙,而遏制了他的這種勞動積極性。

作為家長應該抓住孩子兩歲時勞動意識開始萌芽的機會,持之以恆,強化孩子的勞動,讓他形成勞動意識,培養勞動習慣。

1.學會保護和尊重孩子萌芽狀態的勞動本能。即使「越幫越忙」也不要呵斥、否定孩子的勞動,而是要用語言和神態去認可孩子的勞動,進一步激發他的勞動熱情。

2.在勞動中教會他正確的勞動方法,告訴他事情該怎麼做,做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獎錢才勞動

微微今年8歲,本來不愛勞動,可最近媽媽推出了一項「勞動協議」。諸如,擦一次地板給3元錢、洗一次碗給1元錢等。本來不愛勞動的微微變得異常勤快。

可是,微微媽也擔心,這樣下去,孩子會不會掉到「錢眼」裡,做任何事都跟錢掛鉤?

梅老師說,用錢激勵孩子勞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孩子確實可以通過勞動來瞭解父母掙錢不容易。可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做任何事情都跟錢掛鉤,變得「唯利是圖」。獎勵不是不可以,但要有原則,不一定非要用錢。

1.不要每次勞動都給獎勵。

2.把獎勵的範圍擴大,不一定要用錢。獎勵可以是一本圖書,可以是允許他看一個動畫片,也可以是他期盼已久的玩具。

「孩子勞動的機會處處都有,關鍵是家長是否願意放手,是否能激勵出孩子的熱情。」最後,梅主任強調說。

来源:Qooboo家庭中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