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價「抽筋」 香菜一塊錢兩根(圖)

豬肉、牛肉近來都在漲價,但比起正處於「抽筋」狀態的香菜價格,它們卻只能甘拜下風。昨日北京市場上的香菜已經達到1.5元一兩,合30元每公斤這一價格已經超過了豬肉,和牛肉看齊,而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

芫爆肉絲「難得」肉多菜少

記者注意到,不少居民對香菜漲價表示不快,但卻並沒有對購買造成太大影響。居民錢先生表示,價格高了,肯定會少買一點。

在自家附近的飯館,記者隨便點了幾個要用到香菜的菜:芫爆肉絲、紅燒肉和拌雲絲。菜上來後,記者發現拌雲絲中的香菜只剩下頂上的幾小根;紅燒肉則乾脆把作為點綴的香菜省下了;芫爆肉絲則難得地出現了肉多菜少的「盛況」。問起原因,老闆吳先生叫苦不迭:「今年啥都漲價,我還不敢提菜價,現在香菜又這麼貴,能不放的菜就省了,不能不放的就少放點,客人要求的話我們也只能再給加上。」

加把香菜當找零?不行了

在採訪菜農時,記者聽到最多的回答就是:「這東西,一天一個價格。」菜農陳某告訴記者,她在菜市場賣菜多年,香菜價格「抽筋」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去年也有幾次漲價,只是沒今年這麼高。」陳女士說,「以前沒零錢的時候可以加把香菜湊個整,現在可不行了,一塊錢也就買兩根。」

記者回顧了去年一月至今的新聞報導,發現香菜價格的「抽筋」還真不是突發現象。去年一月份,由於暴雪的影響,北京香菜價格大漲125%;今年二月份,長春、蘭州等地的香菜就曾賣到過30元每公斤,號稱「賽牛肉」;四月份,泰安市的香菜大跌到0.2元一斤,五月份,深圳的香菜又漲到了20元每公斤;七月份,天津香菜價格下跌45%……

事實上,作為需求較小的調味用菜品,香菜通常與其他蔬菜間種,產量較小;又因為並非專門種植,因此供應不穩定;加上保存期短且易受天氣影響,容易發黃爛葉,因此經常會出現區域性的「抽筋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