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世界媒體看中國:9/11與中國(圖)

 2011-09-13 22: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紐約世貿紀念公園

先見之明總是稀少。因此,在9/11恐怖主義組織襲擊美國的時候,世界各地沒有什麼人想到9/11事件跟中國有什麼關係。然而,10年過後,後見之明則隨處可見。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觀察家們在不同程度上普遍把9/11事件跟中國的崛起和他們眼中的美國的衰落聯繫起來。

*《經濟學人》縱論10年*

在本·拉登領導的基地恐怖主義組織襲擊美國金融中心紐約和政治中心華盛頓10週年紀念日9月11日到來之前的一個星期,英國權威的《經濟學人》雜誌在9月3日一期發表文章,題目是「10年過後」。文章的一開頭提綱攜領地回顧了過去10年的歷史:「在美國準備紀念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和五角大樓遭遇襲擊10週年之際,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依然在塑造歷史。」

《經濟學人》的文章接著陳述了9/11以來的美國反恐戰爭的得失,其中包括戰爭的巨大代價(按照美國布朗大學的估算,包括貸款利息償還以及退伍軍人的醫療福利在內的美國反恐戰爭的最終成本高達4萬億美元,相當於2005年到2010年六年期間美國預算赤字的總和)。文章最後說:

「美國如今(在應對恐怖主義襲擊方面)準備得更好了。但防止未來的危險不能單憑簡單地宣布勝利(或接受失敗),退回到美國的長城之後。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在9/11之後犯下若幹錯誤,其中最大的大概就是攻打伊拉克。在未來的幾十年裡,美國將面臨形形色色的新的安全挑戰,如應對不斷崛起的中國,但可動用的人力物力卻不如以前。」

*《日本經濟新聞》的看法*

《經濟學人》的論點,在地球的另一邊得到呼應。《日本經濟新聞》9月12日發表該報社論委員會委員飯野克彥的文章,題目是「9/11之後對中國‘有益’的10年」。文章說:

「在美國9/11遇到恐怖主義襲擊10週年到來之際,日本媒體和海外媒體自然紛紛進行各種報導。雖然我沒有鉅細無遺地網羅所有的報導過目,但在該事件對全世界的影響分析方面,有關中國的崛起的報導引人注目。

「典型的是(日本)《每日新聞》的專題報導。報導指出,‘在過去的10年裡,全世界的力量平衡變化顯著。’美國跟恐怖主義搏鬥,消耗國力,國際威望也降低了。另一方面,‘中國在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影響力擴大。’

「9月3日的出版的英國i《經濟學人》發表長篇文章,基本以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為焦點。但文章也指出,美國大概要面臨‘新的安全保障方面的挑戰。’文章舉例說,其中的一個挑戰就是要‘應對不斷崛起的中國,但可動用的人力物力卻不如以前。’

「無論是《每日新聞》還是《經濟學人》分析得都不錯,但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要總結過去10年的特徵,可以說‘美國的疲憊、中國的崛起’是一種穩妥的說法。

「遺憾的是,我沒能看到中國媒體的分析報導。但《東京新聞》在9月5日介紹了看來是中共政權的心裏話。中國人民大學的金燦榮教授說,‘假如沒有恐怖主義襲擊,當時的布希政權對發展中的中國的敵對心就會增強,中美關係就有可能會陷入不穩定。恐怖主義襲擊對美國來說是悲劇,但對中國的發展非常有益。’」

*9/11之後的中美國力消長*

9月9日,加拿大主要的英文報紙多倫多《環球郵報》發表記者馬克·麥金農的報導,題目是「中國的機遇:9/11如何正中中國的亞洲計畫的下懷」。報導說:

「看到滿載乘客的飛機撞上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子塔,中國領導層最初的反應是震驚。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致函布希總統,表達了這種震驚。但震驚過後,中國擔心美國暴怒起來會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大動干戈,在中國敏感的西南邊陲導致不穩定。

「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中國只是一個二流的國家,即使在北京自己的後院也是如此。中國在展示自己的力量的時候,如在1996年越過臺灣試射導彈,笨手笨腳地試圖影響臺灣總統選舉的時候,華盛頓調遣戰艦,迅速逼退了它。

「10年過後,美國總統歐巴馬軍力分散,美國政府欠北京一萬五千億美元的債,欠債的部分原因是過去10年美國必須花錢打仗。歐巴馬如今只能是竭力要亞洲國家相信,美國依然願意並且能夠跟過去一樣擔當亞洲地區警察的角色。很多人現在說,美國正在被中國取代。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國,中國財力雄厚,軍事力量不斷增長。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說,‘我認為9/11對美國、對全世界都是一個悲劇。’這話跟江澤民主席在2001年9月12日致函布希總統時所說的話一樣。但袁鵬接著談到了9/11對中國的影響。‘9/11讓美國把注意力集中於中東而不是亞太地區,從而讓中國的國際環境比預想的要寬鬆了,這給中國帶來了一個(大發展的)好機會。’

「在2000年競選總統的時候,布希表示,他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而不是他的前任克林頓所喜歡說的‘戰略合作夥伴’。」

*印度痛心疾首*

英國、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主要報紙對9/11以來美國在它們眼中的衰落紛紛表示痛心疾首。與此同時,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的主要報紙《印度時報》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9/11讓美國受重創,讓中國得好處,也讓印度蒙受損失。

9月11日,《印度時報》發表英迪拉尼·巴格奇的文章,題目是「美國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文章在講述了9/11使美國大動干戈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後說:

「在美國忙於反恐戰爭之際,中國退居後面。中國沒有吐血花大錢,也沒有派遣成千上萬的軍人投入一場戰爭去送死,......。中國很廉價地維持了跟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誼。中國從來沒有像美國那樣在巴基斯坦花大錢,但中國對伊斯蘭堡的影響力卻不同尋常地高。

「在阿富汗,以美國為首的盟軍跟塔裡班戰鬥,與此同時中國卻投資幾十億美元在那裡開發銅礦。在2007年,在中國抗議一些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被劫持之後,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派人衝入紅色清真寺(解救人質);巴基斯坦軍隊總長卡亞尼對阿富汗領導人說,最好拋棄美國,跟中國結盟。」

*兩個島國,異議與悲嘆*

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是否導致世界歷史進程改變方向?10年過後,世界各國的人們千言萬語,看法各異。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的法文報紙《快報》9月11日發表記者納德·斯瓦拉芒從華盛頓發出的報導,認為9/11事件並非21世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大事:

「對很多專家來說,即使是9/11襲擊事件在很多方面改變了整個世界(自那之後出現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但那天的襲擊事件並不是21世紀具有根本性的事件。世界歷史進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中國的經濟擴張......和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加勒比海島國牙買加的《拾穗者》報在9月11日則發表資深記者伊安·波伊納德文章,悲嘆美國蒙受的損失和中國的崛起:

「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義分子襲擊美國,導致將近3000人喪生,讓美國人受到心理重創,讓文明世界感到憤怒。10年過後,美國國會研究部估計,9/11之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耗費美國1萬3千億美元。

「美國有若干深刻的缺點弱點,但我寧願看到美國在世界上足夠強大,可以掃掉牙買加毒梟達德斯·庫克這樣的惡人,而不原意看到世界給中國這樣的扶持腐敗和殘暴政權的專制大國主宰。」

*美國保守派的困惑*

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發生、美國攻打阿富汗之後,美國許多保守派一度歡欣鼓舞,認為那是美國重新安排進而安排中東秩序和世界秩序的大好時機。伊拉克戰爭就是在那種背景之下發生的。不久之後,許多保守派人士承認,當初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10年過後,又有不少保守派人士表示後悔莫及。

美國貝裡學院政治學教授、保守派人士彼德·勞勒9月11日在公共政策和教育網站「大思想」(BigThink.com)上發表文章,表達了他的困惑:

「如今,我們感到思緒混亂,無能為力。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勝利非常模糊而有限。那種勝利不是讓人產生以及該讓人產生(1940、50或80年代美國戰勝法西斯和共產主義強敵的)那種驕傲。原來歷史沒有結束,美國的國力和影響力(或許還有整個西方的影響力)在降低。我們甚至都不能完全理解(更談不上面對)中國奉行專制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式的技術愛好構成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到頭來居然網際網路也不能挽救我們!)」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