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於軾:避免與普適價值發生衝突

100年以前孫中山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現在過了100年,有沒有這樣一個潮流?我覺得是有這個潮流的。

孫中山那個時候說:余致力於國民革命凡40年,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所以,他想的世界潮流大概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三民主義,第二方面就是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而現在的潮流是發揚普適價值,什麼是普適價值?

我的理解就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但這些還不是最基礎的,最基礎的是人類共同的道德,不管是伊斯蘭教、基督教,還是儒家,都有共同的道德:不說假話,要彼此尊重,要有寬容精神等。共同道德是經過人類社會幾千年幾萬年博弈得出來的一個結論,就是遵守道德是人類社會的最優解。

當前世界有各式各樣的矛盾,不管是在中國,在利比亞,還是在突尼西亞,其衝突就是普適價值和當地的傳統文化相衝突。拿中國來講,就是普適價值和中國的皇權文化的衝突。但本地文化要調整自己,適應普適價值,這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只是放棄自己文化傳統中跟普適價值不相容的那部分。

而「廣東模式和重慶模式的比較」在我看來,還要拿普適價值來衡量,哪一個模式更接近於民主、法制、人權、平等、自由等普適價值。中國從滿清的封閉狀況走到今天,有沒有普適價值?現在還是有爭論的。有一段時間國際社會曾把共產主義看成是一個目標,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的論述中有一些是普適價值,例如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等。

但其對經濟問題的看法卻有很大的問題。事實上,經過七八十年的實驗,公有制和計畫經濟已經被絕大多數國家放棄了。中國憲法裡面寫的雖然是公有制為主,但是還是承認各種所有制,承認人權、法制。

所以回歸普適價值,收斂到同樣一個認識裡面,對中國而言非常緊要。而這個收斂的結果,我認為就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所有違反基本道德的制度也好,做法、政策也好,通通要被唾棄。別的我沒有把握,有一點我是非常有把握的,人類一定會有一個市場制度,這一點我有非常高的把握。原因是什麼?因為只有市場制度能夠最優配置資源。

最近50多年,市場經濟的建立,解決了資源配置的問題,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市場得到任何一種資源,而不必然需要打仗。例如日本佔領我們的東三省,後來打東南亞,就是為了資源。而現在的情況,日本還是一個資源窮國,但卻是經濟上的強國,不用打仗就可以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資源。

所以,在我看來,傳統意義上爭奪資源的戰爭一去不復返,但剩下的「戰爭」是和普適價值的衝突。中國將來走什麼道路,需要看清楚。而避免和普適價值發生衝突無疑是最重要的一條。

本文留言

作者茅於軾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