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另一公益基金再曝醜聞

中國三大公益基金會之一的宋慶齡基金會被揭發動用捐款開發商業樓宇出售,並且以善款對外貸款,收取高額利息,引起民眾對中國的慈善和公益組織的持續關注。

不久前,郭美美網上晒富引發公眾對中國紅十字會的關注,隨後,中國中非希望工程項目,也引起了中國民眾的質疑。廣州出版的《南方週末》最新一期發表的一篇報導,爆出中國三大公益基金會之一,以已故中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名字命名的宋慶齡基金會的河南分會存在財務問題。

報導說,河南的宋慶齡基金會過去三年捐款收入分別為八億元、六億元和十億元人民幣,但2010年該基金會用於公益方面的投入,只有八千萬元。而河南宋慶齡基金會以公益活動名義在河南鄭州獲得222畝土地,有170多畝用於一個叫做「宋基綠城玉園」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報導指出,總資產達三十億人民幣的河南宋慶齡基金會,對外有大量貸款,基金會的收入不少來自這些貸款的利息。

在美國的專欄作家章天亮分析說,中國的大型公益基金會,其實都由政府控制,並非獨立的公益組織。他認為,1982年成立的宋慶齡基金會,應該是中國政府的一種統戰工具。

「中國沒有民間的慈善機構。都是挂靠在工商機構下面的。共產黨不光是壟斷做壞事的權力。做好事如果它不做的話,它也絕對不會讓你來做的。宋慶齡的身份是孫中山的夫人。所以,用她來做統戰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給臺灣看吧。」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表示,公益和慈善事業組織的收入主要來自民間捐款,資金用於非慈善和公益事業,違反了和捐款人之間的契約。

「當時基金會成立的時候有一個宗旨,這個宗旨實際上是對社會的承諾。這個錢一定是用來做慈善目的的。這實際上是跟捐款人或者跟社會這麼一個無形的契約會按這個方向去做。在正常國家、正常社會一定有這種著名的會計師來監督。拿去投資或者拿去放貸款,這是不可能的。」

《南方週末》的報導說,河南宋基綠城玉園房地產開發商鄭州怡商置業有限公司,從表面上看獨立於河南宋慶齡基金會,但後者是前者的間接股東,基金會的負責人也是怡商置業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章天亮認為,中國的公益和慈善基金和政府關係過於密切,負責人而且多是黨政官員,他們利用公益和慈善捐款和政府官員利用公權力謀取私利性質相同,並不令人意外。

「 中共的官員很貪婪。所以他們用這樣的手段來做這樣的運作。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想像的。因為中國也沒有一個監督機構,帳務又不透明。然後,如果你跟官員關係搞好的話,你再腐敗或者再怎麼花這個錢的話也沒人管。共產黨的事情都是這樣的。不能仔細看,仔細看的話底下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報導見報後,河南宋慶齡基金會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報導中許多說法不準確,並表示,將於近期舉行新聞說明會,以澄清相關的問題。在中國,公益和慈善基金捐款的投資和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但謝教授指出,中國法律規定得不到執行的事情很多,尤其和政府相關的法律,少有得到認真落實的。

「中國的《憲法》也非常詳細。中國的法律都很詳細。但是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的社會就在它於有法律也好,規章也好根本沒有意願去執行。也沒有意願遵照法律去行使。並且違法了以後,官官相護也好,在共產黨的保護傘之下沒有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這種即使資金被挪用了,法院和檢察院都不會去起訴,起訴也不會成功。這個實際上涉及到中國最根本的社會制度的問題。」

隨著中國多個慈善基金爆出醜聞,中國民眾對官方公益和慈善事業的信心大幅下落。有中國網路上的網民調查顯示,近百分之九十的網民不願意再捐款給這些官方的基金會。謝教授表示,中國要重建民眾對慈善和公益事業的信心,必須有獨立媒體的監督,以及財務賬目公開,接受公眾監管才有可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