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同意經過其境內建設俄韓天然氣管道(圖)

俄羅斯同朝鮮商定經朝鮮境內建設至韓國的天然氣管道。

今天出版的《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報導說,此前由於朝鮮反對,該項目無法實現。但專家認為,這一項目目前的風險仍然很高,但由於可以從項目中獲得額外的天然氣過境運輸費用,該管道有實現的可能。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昨天在布裡亞特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就建設經朝鮮至韓國的天然氣管道達成了一致意見。梅德韋傑夫已經責成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關注此事,因為在兩國領導人達成一致意見後將開始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

梅德韋傑夫說,該管道的天然氣年運輸量為100億立方米,如果需求大的話,俄羅斯還準備提高運量。管道總長超過1100公里,其中700公里位於朝鮮境內。Troika Dialog公司分析師瓦列裡·涅斯捷羅夫估計,管道造價約為20至30億美元,等同於在歐洲建設標準天然氣管道的開支。天然氣工業公司拒絕就相關情況發表評論。

韓國很早之前就表示了採購俄羅斯天然氣的興趣。目前,韓國每年進口300萬噸俄羅斯液化天然氣(2010年數據)。其中,天然氣工業公司從薩哈林2號項目工廠中供應150萬噸。今年6月底,天然氣工業公司還同韓國就簽署新的薩哈林2號項目液化氣長期合同進行了談判。此外,韓國Kogas公司計畫參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液化氣工廠建設項目,該工廠年生產能力為100萬噸。這一項目計畫投資70億歐元,2017年建成投產。產品銷售市場為韓國和中國

ADE Professional Solutions公司合夥人阿爾喬姆·扎維爾塔留克說,亞洲市場對於天然氣工業公司很有吸引力,這裡的價格比歐洲高50%,幾乎是北美的兩倍。他認為,經朝鮮的管道將是該公司能夠擴大天然氣出口。此外,向亞太供應天然氣將主要按照長期合同,這能夠保證天然氣工業公司開發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新氣田的投資。

涅斯捷羅夫則對管道建設表示謹慎。蘇聯在35年前就開始同韓國討論供應天然氣的問題。他強調:"朝鮮是不可靠的合作夥伴,項目風險很大。"涅斯捷羅夫認為,天然氣工業公司實施該項目有兩個作用。一方面,能夠提高天然氣出口量,從另一方面,在朝鮮和韓國長期對立的情況下實施政治性的項目。而天然氣工業公司實施的政治性項目已經很多。他認為,第二種作用不會喚起天然氣工業公司投資者的熱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