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網路)
一,司馬遷的評論
司馬遷《史記》中有〈老子韓非列傳〉,把老子與韓非並列。主要原因是韓非書中有〈解老〉丶〈喻老〉兩篇,表示他深受老子啟發,且以繼承發揮老學為職志。但是這裡面實在大有問題。
老子思想太豐富了,身為法家代表的韓非學到一小部分,就足以讓人驚艷。秦王(後來稱為始皇的)讀到韓非的文章,公然感嘆:「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但是真正見到韓非(當時是以韓國公子身份擔任使節),又不能重用,甚至還聽信李斯(他與韓非曾一同在儒家荀子門下受教)的讒言,毒死了韓非。
司馬遷在評論時指出:韓非自稱學習老子思想,但境界相去甚遠,結論則是一句感嘆:「而老子深遠矣!」
老子之「深」,在於看穿一切變化的背後,有一個道存在,以做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由此可以避開虛無主義(就是感覺一切都是虛幻,因而也無意義可言)。人類自古以來最害怕的不就是「浮生若夢」嗎?老子之「遠」,在於把過去丶現在丶未來看成一個整體,因而可以保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心態,平靜看待一切遭遇,再珍惜人生當下的每一個剎那,自得其樂。
二,老子的三寶
老子認為自己有三個法寶,就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
首先,「慈」是指母親的愛。老子把道比喻為萬物之母,因此,一個人悟道之後,就會由道的眼光看待萬物,表現慈母般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人與物。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二十七章)師與資相互為用,善人與不善人也互相需要對方。因此,與其責怪與懲罰不善人,不如理解與寬待之。所謂「以德報怨」(六十三章)要由這個立場來體會。
其次,「儉」是指對萬物要珍惜,由此使人人皆不虞匱乏。這個觀點在講究節約能源與愛護地球生態的今天社會,特別具有先見之明。社會動亂的主要原因是貧富差距太大。富人不知節儉又不肯佈施,這個世界如何會有光明的未來?
然後,「不敢為天下先」可以簡稱為「後」或「讓」。老子主張「聖人」擔任統治者,但是聖人的修養是「悟道」,因而他的統治是服務導向的,絕不帶有爭名奪利的動機。但是,世間真有這樣的聖人嗎?真有的話,他有可能出來領導百姓嗎?這是老子所要面對的質疑。
三,道究竟是什麼?
老子所創的學派稱為「道家」。那麼,「道」是什麼?道既不是天地萬物,也不是某個像人一樣的上帝。道是萬物(含人類在內)的來源與歸宿。
談到來源,試問:沒有根源,怎麼會有眼前這一切?這一切恆在變化之中,但根源是不變的。正如大海表面波濤洶湧,但整體總量並無增減。
老子在二十五章,談到…「道」這個名字的由來。他承認那是無名之物,勉強稱之為道。無名,是因為無形可見;無形可見並不等於不存在。它超越感官所察覺的範圍,也不是概念可以界定的,但它「必須」存在,否則萬物只是幻影。如果有人堅持萬物就是幻影,老子也將無話可說,因為這樣的人自己也是幻影,又何必同他計較?
其次,談到歸宿,試問:已逝的一切到哪裡去了?答案是:回到它所從來之處。亦即「塵歸塵,土歸土」,萬物最後又回到了根源之處。接著要問:這樣看來,我們人類的生命有何意義?答案是:人生的意義即在於悟道。在明白了真實狀況之後,自然孕生一種獨特的美感,可以從整體角度來觀看萬事萬物,體認「一切都美好」,也就是由欣賞的眼光看待所有已經發生丶正在發生與將會發生的事。
四,老子的深遠影響
一九八八年,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在國情咨文演說中,特地引述老子所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第二天,《老子》英譯本又多賣了幾萬冊。這本小書已經成為世人共同的資產,將會引領人類從事深度的反省。
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晚年時特別喜歡老子思想,他甚至認為老子提醒了西方世界,不可遺忘「存有」(亦即一切存在之物的本源)。他還試圖與當時留德的蕭師毅教授合作,再一次翻譯《老子》為德文。後因二人意見不同而半途作罷。他請蕭師毅教授用中文為他寫一條幅,取材自《老子》十五章:「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意即:誰能在渾濁中安靜下來,使它漸漸澄清?誰能在安定中活動起來,使它出現生機?悟道者的任務即在於此,要在一靜一動中,使道的光華朗照人間。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老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