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給香港送大禮 禍福難卜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帶來大禮,他到香港主持200億人民幣國債發行儀式,讓香港正式變成中國境外人民幣中心,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這對前景迷茫的港人似乎是一大利多,但也會對香港的畸形發展推波助瀾,福禍難卜。

官方上,港元仍盯住美元,但人民幣在香港十分普遍,大陸客用人民幣現金購買房產司空見慣,香港早已是雙貨幣城市,它不只是中國特別行政區,也是特別金融區。

成人民幣國際化試點

美元下跌,人民幣上漲是一個長期趨勢。香港本土銀行早已發行人民幣債券,經常被民眾超額認購。現在北京在此發行國債,看看人民幣如何定價,香港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試點,再次發揮一國兩制的妙用。

香港和新加坡同為港口城市,都以貿易和製造業起家,後來才發展服務業,但九○年代以後漸行漸遠,現在大大不同。新加坡的核心產業是貿易、製造業、金融業、旅遊業和航運業。香港的是零售業、旅遊業、地產業和金融業。其中最大的不同是,香港對地產業的依賴,造成經濟社會的畸形發展,九七之後更加惡化。

新加坡土地更緊張,人口密度更大,但有良好住屋政策,房地產無法炒作。反之,香港富豪90%都涉及地產業,且財富集中程度嚇死人,從第一名的李嘉誠到第十名的馮國經,財富總值高達800億美元,約佔香港GDP 40%。香港的豪族都與北京有密切關係,這種政商網路在九七之後更氾濫成災,成為一國兩制的最大磐石。

香港曾是高度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社會,但今天香港景氣低迷,社會精神整體退化,最明顯的是電影產業,九七之後突失去活力。地產業的畸形發展,讓香港貧富差距擴大。如今更多人民幣進港,對一般港人的生活有何助益,令人懷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