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生態平衡 柳樹在澳「待遇」差別大

中國有些地方,柳樹的枝條被作為驅邪除魔的工具,而其它一些地方則把它作為智慧的象徵。然而,在澳大利亞,柳樹就沒有此類殊榮了——在這裡,它就是一種值得引起重視的野草雜木。

由於比較普遍,澳大利亞CSIRO的科學家們使用基因測試來掌握這種物種的移動。他們的研究發現,柳樹的傳粉距離能夠達到15公里。這一發現將幫助環境保護主義者除掉這種植物,控制柳樹的任務每年要考取數百萬元。

柳樹的播種面積太大,給其它物種帶來了威脅。生態學家Tara Hopley一直在維州東北部從事研究,收集柳樹種子。她說,一棵雌性柳樹,一年產種子30萬個。CSIRO項目負責人Andrew Young表示,柳樹的種子傳播並不均勻。較為老的樹木,產種子最多。

以上發現,都將為柳樹的控制提供很好的理論支持。

Young表示,最初從歐洲引進柳樹,目的是為了堅固河堤,但是這種植物繁殖很快,威脅了整個生態平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