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試航引發各方反響 造它幹啥?(圖)
1997年時的「瓦良格」
在中國軍方以「非作戰性」為中國第一艘航母定位的同時,也有記者撰文強調以航母解決領土爭端。美國國務院希望北京說明修建航母的理由。
不用航母解決領土爭端,造它幹啥?
7月27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北京舉行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國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他的發言突出中國航母的「非作戰性」。
然而就在航母試航當天,8月10日,中國國防部旗下的《軍報》網站發表解放軍報記者郭建躍的文章。該文強調的是運用航母作戰的勇氣。該文反問道:「若沒有勇氣用航母解決領土爭端,造它幹啥?」 「一旦需要,敢於使用航母以及其他軍艦解決爭端,這是順理成章的。」
「我們建造航母,就是為了更有效地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其實,有沒有航母都不會動搖我們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並不影響中國目前的海上力量與任何不規矩國家的海上較量。只是有了航母,我們的信心更足,決心更大。」
美國:解釋需要這一軍事裝備的理由
這種背景下,中國擁有航母后,是否在爭議地區更以軍力相威脅,是美國以及中國鄰國新增的擔心。
中國航母首次試航後,美國政府發出呼籲,要求中方就這一軍事項目給予更多澄清。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週三表示,「我們歡迎中國給出任何一種解釋,說明中國需要這一軍事裝備的理由。」她接著說,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在武器裝備領域的不透明做法,引起人們的普遍「憂慮」。中國對許多軍備項目和軍費預算不做解釋,「美國希望同中國在軍事事務上保持公開和透明的關係。」
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新聞副官週三也就中國航母試航作出「透明度越高,越能緩解地區緊張」的表述。
日媒:中國建航母戰鬥群還需10年
日本共同社當日還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製造航母「其背景在於中方希望擴大在南海和東海的影響力,確保自然資源等權益。」
「中國主張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是本國海域。其面積相當於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礎上,中國海軍在與東南亞各國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等地活動日漸活躍。其原因就在於中方潛在地抱有根深蒂固的‘受害人意識’,即認為天然資源等海洋權益正在被他國非法掠奪。」
「有軍事評論家分析稱,中國航母戰鬥群實際建隊還需十多年。有意見認為,比起實際戰鬥力來,中國更期待的是作為航母擁有國的‘政治效果’」。
英媒:不會改變南中國海的軍力平衡
英國《衛報》週四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改建2000萬美元購置的蘇制航母終於試航,「但它不會改變南中國海的軍力平衡」。
該報繼續寫道,中國海軍「正在計畫未來30年的東擴戰略。日本防務專家稱,2015年前,中國將建起3個核驅動航母戰鬥隊。」
「接下來的問題是,往哪裡投放這些戰鬥隊。對3個航母戰鬥隊而言,南海似乎小了點。還有一個同日本有主權爭議的海域,即沖繩以西釣魚島,或稱‘尖閣諸島’。去年9月日本海上防衛隊同中國漁船發生衝突後引發了嚴重的外交事件。」
臺灣展示航母殺手"雄風3型"
中國航母試航的當日,臺灣國防部對媒體展示了臺灣自行研製的雄風3型反艦導彈。該導彈有著「航母殺手」之稱。臺灣《全球防衛雜誌》編輯施孝瑋對美國之音表示,雄三導彈的射程超過200公里,軍方研發這型導彈的目的,是要以其長射程和高速度特性,來反制大陸的航艦攻擊。「大陸航艦如果在對臺作戰時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臺灣方面極有可能使用雄3飛彈,進行反制。」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