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監控變本加厲

中國政府實施網路監控變本加厲,就連所有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服務的酒吧、咖啡店、書店、飯店和酒店等場所也被要求必須安裝價格兩萬多元人民幣的網路監控軟體,違反規定的業主將面臨被近一萬五千元人民幣的罰款和吊銷營業執照被吊銷的懲罰。

正當中國社會的整個焦點都集中在高速列車造成人禍之際,美國《紐約時報》星期二發自北京的一則報導卻將焦點集中在已經在首都北京開始實施的這一更加嚴厲的網路監控問題之上。在北京辦有 「後改革思想網「的律師陳永苗先生表示, 政府這樣做還是所謂「維穩」思想的進一步體現 力求做到監控網‘疏而不漏’」:

「它只是對過去的那種所謂對個人的監控,對網吧監控的一個邏輯的聯想。它不想在它的監控範圍裡面有一個侵害的成分。它管不著的一個死角。」

一位在北京開設咖啡館的業主對《紐約時報》記者表示,「從一個老百姓的觀點來看,這個政策很不公平,它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監控信息的傳播。」那政府這種監控信息傳播的手段是否有效?曾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為「中國民間記者第一人」、在海內外頗有知名度的中國網路活躍人士周曙光表示,「對監控上網者的信息是有效的:

「假如說他們發現廣西某個地方發來一條貼。這個帖影響了某些人的利益,然後就可以透過他們這套系統抓到當時、當地那邊的IP和那個人的身份信息,最終追蹤到人。」

雖然中國有關政府部門對外表示, 監控咖啡館等地方的無線上網是為了了消除「網際網路管理」上的一個漏洞, 打擊有人利用網際網路犯罪傳播負面新聞和電腦病毒;但是,北京律師劉曉原認為, 政府這樣做「顯然會侵犯到公民的隱私權」:

「因為上網的話並不一定是在網上對社會輿論、對社會事件或者對時政發表輿論的話,有些人還談一些個人隱私方面的問題。你如果非要人來監督公道的話,就很容易對網吧、對酒吧或者對小酒店管理部人員很容易鬧到泄密或者其他的監控部門。」

2009年7月1日,中國政府2009年中旬曾經一度要求在中國每一部電腦上加裝名為綠壩的網路過濾軟體,結果眾多人的強烈迫使中國政府最終放棄了綠壩網路過濾軟體。那這次的網路監控新舉措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周曙光為此表示:

「這個是經濟上面受到影響、商業活動受到影響的同時讓更多的民眾對這套政府的審查制度和政府的不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產生質疑和抵抗情緒。」

《紐約時報》星期二的報導說,北京有家咖啡店的業主表示,因為沒有了不受監控的無線網路服務,生意已經掉了三成;另一位開辦書店老闆說,她寧可不再為顧客提供免費上網而使生意損失也不想安裝監控軟體,成為政府的幫凶,向政府公開客人的身份。《紐約時報》的報導也說,迄今還不清楚這一網路監控新措施是否僅僅侷限於已經實行的北京市區地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