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市場下,恐慌情緒顯露無遺。
7月25日,拜事故所賜,滬深兩市跳空低開,截至收盤,只有2只個股漲停,鐵路基建大跌近7%,領跌大盤,板塊內個股全線下挫,9只個股跌幅超9%;此外,水利建設、水泥、建材、房地產、家電等行業板塊表現低迷,跌幅居前。
香港股市忠實複製,截至收盤,恆指報22293.29點,跌151.51點,跌幅為0.68%;國企指數報12440.64點,下跌158.13點,跌幅1.26%。大市全日成交586.29億港元。藍籌股多數走低,高鐵概念股重挫。中國自動化跌19.15%,中國高速傳動跌15.51%,南車時代電氣跌14.05%,中國南車跌13.96%,中國中鐵跌6.73%。
7月23日重大事故,引發媒體及投資者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強烈質疑。但多家涉及高鐵業務的公司週一開市就紛紛撇清,表示事故與其產品無關,甚至一些明確有產品的生產商,從車體到信號集中監測系統配套商,也照樣發布了澄清公告。
如果對公司有信心,不願意傳聞攪亂股價,最好的辦法是臨時停牌。25日開市前,深交所公告世紀瑞爾、特銳德和佳訊飛鴻三股以媒體報導或影響股價為由申請臨時停牌。
請問,調查結果公布了嗎?責任源頭找到了嗎?如果一切未定,不妨沉默為上,何必急於撇清,責任感欠缺在其次,非人性的一面讓人一覽無餘。
市場資金繼續流出,投資者陷入恐慌之中。兩市總成交金額為2240.63億元,相比前一跤易日放大578.4億元,資金淨流出約258億元。
股市從未走牛,恐慌蔓延不已。
先是房地產泡沫的恐慌,而後是對於地方債務風險的恐慌,最終歸結為對銀行再融資的恐慌,歸結為對地方國資提升證券化率的恐慌。截至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中已經有14家宣布了再融資方案,與2010年上市銀行近4300億元再融資潮相似,再融資數量不會在去年之下。
華夏銀行今年4月發布定向增發融資約202億元;其後北京銀行定向增發融資不超過118億元;民生銀行5月融資200億元;光大銀行H股IPO6月獲證監會批准,融資額約400億元人民幣;中信銀行6月24日正式啟動A+H配股,融資不超過260億元人民幣。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上半年分別推出或完成380億元、500億元、320億元和800億元人民幣次級債發行計畫。
這是財政擴張計畫之後買單年的典型標誌,再融資如同泰山壓頂。
相比銀行、國有上市公司再融資,高鐵板塊的下挫則是市場不可承受之痛,其負面影響遠在再融資之上。原因在於中國經濟轉型亟須擴張內需,亟須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而高鐵、大飛機是中國製造業提升的標誌。可以說,如果中國的高鐵、大飛機建造順利,運營成功,則說明中國的高端製造產業化大體成功,否則,則說明中國的高端製造從製造到運營均並不靠譜,強行產業化造成故障頻發,其實質是綁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將他們強行綁架到高端製造的風險投資上,卻不能享受風險投資的溢價。
不出意外,週一除了鐵路板塊之外,還帶動近期強勢板塊水泥、鋰電池及永磁體板塊暴跌,最終給整個大盤帶來恐慌,全部板塊資金大幅流出;中小板、新能源及材料、房地產、化工化纖排名資金淨流出前列。這除了說明市場短期恐慌之外,從最近短炒盛行的情況,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投資者對高端製造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信心,必須靠更深層次的變革才能恢復。
事故頻發暴露的不僅是技術故障,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落後的管理體制與現代技術之間的尖銳衝突。
包括鐵路在內的央企名義上擁有高技術,卻無法經受常態管理的檢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一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資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項目總計144個,投資金額累計更是高達近700億美元,約合4480億元人民幣,其中三分之二虧損。這是一個巨虧的行業,投資效益極其低下,成為社會財富的耗損者而不是創造者。
其他行業同樣不堪入目。去年中鐵建在沙特的項目巨虧42億元,被中國鐵建轉嫁給了母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讓全體納稅人買單了事;中冶集團2007年重組唐山恆通集團,截至2009年,中冶恆通「光榮」地虧損46億元。
內部的一系列事故、外部的投資損失說明,目前的經濟管理模式內部出現了嚴重的系統性風險,內部管理混亂、成本核算糊塗、對投資結果充斥著虛狂的傲慢。
這才是市場恐慌、給予上市公司折價的真正原因。回想去年的高鐵、高端製造溢價,對比目前的情況,不禁讓人產生今夕何夕之感。
投資者一手抓住溢價,而在看清形勢後一手製造折價,讓我們對敏感的市場致意。市場永遠是正確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葉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