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好朋友 默多克旗下竊聽門的頭與尾(組圖)
媒體不停揭曝,手機被竊聽的人名單越來越長
就好像做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夢,醒來一看,夢中的一切都是現實。
默多克的王國在風雨中顫抖?百年小報死於非命?唐寧街的前任新聞主管被警察帶走?首相的眼睛裡透露出不安?
套用一句流行小報的口頭禪:《世界新聞報》之死震驚全國!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只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
從記者到警察,從道德到良知,從報業的家園艦隊街到首相的官邸唐寧街,竊聽門,將給英國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和深遠的影響。
王子的膝蓋
而這一切,都源始於王子的膝蓋。
五年前,王子威廉膝蓋受傷的故事被《世界新聞報》曝光。這件事只有內部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小報從哪兒來的消息?
現在我們知道,私家偵探和該報王室事務主編是第三隻耳朵----竊聽了王室成員的語音信箱。兩人鋃鐺入獄,當時的報紙主編庫爾森辭職。
時光快轉到2009年。媒體揭曝《世界新聞報》竊聽非常普遍,完全不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警察大概齊一看,決定不重新啟動調查。媒體窮追猛打,爆料一系列名流明星、政界要人電話曾遭竊聽。案子越搞越大,已經被任命為唐寧街新聞主管的庫爾森再度辭職。
一個多星期以前,竊聽門峰迴路轉,從僅僅牽涉名人到觸動普通家庭。2002年失蹤後被謀殺的少女米莉、倫敦7·7爆炸案的受害者家屬、以及其他一些謀殺、強姦案受害者的電話可能都曾遭到過竊聽。
竊聽非法
當許多家庭面對人生最黑暗的時光、最慘痛的悲劇時,急於搶新聞的小報記者鬼鬼祟祟地偷聽他們的哭泣、呻吟!霎時間,竊聽門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醜聞。上到首相,下到鄰居,舉國上下一片憤怒的斥責、臭罵!
現在,《世界新聞報》關門了,默多克親自出馬來應對危機;警察帶走了幾個人,首相宣布要展開獨立調查。
竊聽,是違法行為。如果《世界新聞報》的負責人被發現指令手下搞竊聽,將面臨控罪。但是,竊聽門的衝擊波很有可能遠遠超出幾個人被投入監牢。
新聞從業人員的行為尊嚴、道德良知、報業的監控、政客和記者的關係、甚至警察,都有可能被送上「審判臺」。
職業道德
過去幾年,流行小報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面對讀者人數減少、廣告收入下降,沒有律師監督的網際網路隨心所欲地傳播流言蜚語、社交網站煽風點火,報社要裁員,主編要獨家爆料,報社弱肉強食、人吃人、狗咬狗。為了搞到獨家新聞,有記者肆無忌憚、不擇手段。是否忘記了從業操守、道德約束?
竊聽,成了日漸絕望的媒體使出的絕招。難道,《世界新聞報》真的是唯一一家通過竊聽挖新聞的報社?
讓有權有勢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經常是紅頭小報用來深究、曝光別人隱私的藉口;現在,長焦鏡頭掉了個兒,對準了昔日和現在的主編、老闆。紅頭小報,又要對誰負責呢?
迄今為止,報界一直堅決捍衛「自我監控」的原則。但是,負責的「媒體投訴委員會」幾乎被一致認為監控無力。改革?怎麼改?
議會立法監控媒體?迄今還沒有人提出令人信服的方案。有人呼籲制定新的隱私法。但是,隱私法如何實現保護人民和確保記者曝光真正「罪人」之間的平衡呢?有人擔心,如果面對目前的危機和民憤倉促制定隱私法,條例有可能會過於嚴格。這樣,民主的一個最重要的支柱----新聞自由也將被縮水。
政治影響力
另外,小報的政治影響力也再度引起審視。
人們早就注意到,許多政黨領導人都曾下功夫和默多克拉關係。政治評論人士甚至說,過去二十年,任何有希望當上首相的政客,誰也沒敢得罪默多克。
遠的不說,就在六月下旬,卡梅倫和米利班德還同時出席了默多克在倫敦舉辦的夏日派對。
這正是因為,紅頭小報,既可以幫助政客功成名就,也可以讓你身敗名裂。因為,它可以左右全國人民茶餘飯後閑談的主題;可以影響民主選舉的結果。
面對竊聽門醜聞,英國主要政黨的黨魁突然統一了立場,一致承認政客和媒體的關係真的是太過緊密了。
上個星期,米利班德公開呼籲默多克在英國的左膀右臂瑞貝卡·布魯克斯辭職,顯示著西敏寺今後與默多克打交道時很可能採用更強硬的手腕。
警察幹什麼呢?
竊聽門醜聞的另外一個主角是警察。警察過去幾年對案件的處理已經引起出許多圈點和批評。評論人士和受害者指控警察無心調查,因為警察本身與媒體關係太近乎。
現在,又有報導顯示,《世界新聞報》可能曾經向警察付款換取消息。如果屬實,豈不是等於執法人收受賄賂幫助別人干違法的事?
相信,塵埃落地後,對準警察的聚光燈不會比對準《世界新聞報》要少許多。
卡梅倫的尷尬
眼下,唐寧街肯定也在擔心大火是否會燒到家門口。
庫爾森從《世界新聞報》辭職後被首相卡梅倫選中擔任新聞主管。卡梅倫隨後好多次為庫爾森辯解。甚至在竊聽門的指控仍是頭條新聞時將他提升為首相府新聞總管(庫爾森堅持自己沒有做錯事。)
同時,卡梅倫肯定也在後悔聖誕節期間曾經去瑞貝卡·布魯克斯家串門、吃飯。現在,這也會成為批評者的彈藥。工黨指責卡梅倫犯下「災難性的判斷失誤」,讓竊聽門的主角進入唐寧街的心腹地帶。
卡梅倫是否會為此付出代價呢?當有記者問及聘用庫爾森是否「大錯特措」時,卡梅倫回答說,「人民會做出決定」。
讀者的自省
面對竊聽門,媒體消費者是否也該照照鏡子呢?
讀者對明星私生活的胃口、對悲劇人物的好奇,給了小報施展的空間。
挨夠了罵的小報記者可能會說,正是由於有人愛看,他們才會費盡心思地撿垃圾、掏下水道地挖新聞。別忘了,《世界新聞報》在世的時候,是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
打探隱私是改不掉的本能,尊重隱私是根深蒂固的傳統。
竊聽門,也揭示著英國人的矛盾心態。
原標題:竊聽門的頭與尾
- 關鍵字搜索:
-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