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們為什麼要出走?
最近有兩個教育新聞引起公眾注意:一個是內地共17名省級和市級狀元被香港大學最高達48萬元港幣的獎學金「挖」走,情願舍棄內地學生趨之若鶩的北大、清華。據報導,內地考生申請到香港院校就讀的人數,較2010人年增長12%。另一個則是上海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因生源爭奪而引發的「口水戰」越演越烈,絲毫沒有名牌學府應有之素養。
名牌學府為什麼要爭搶優秀生源?除了給自己的「校臉」貼金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連年大搞基建擴招帶來的債務問題。據報導,截至2010年底,中國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負債約2634億9800萬元。在高校雲集的陝西省,截至2009年底,40所省屬公辦高校負債就高達102億6800萬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銀行貸款。因此,爭奪生源特別是優秀生源便成為拯救高校頻臨名譽下滑、經費困頓問題的生命線。
然而,狀元們舍清華、北大這類所謂國內最高學府而投奔香港大學,卻完全是國內高等學府的咎由自取。狀元們意識到,目前擺在國內大學生面前的兩個嚴峻現實是:一、中國大學的課程設計與當代職業素養需求相去甚遠,以至於大學生畢業後經常茫然於世,無法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脫節。二、自大學擴招以來,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上升通道要比過去收窄了很多,近年大學生數量的迅速增多讓大學文憑霎時幾成廢紙一張,競爭喪失優勢,失業率居高不下。
據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約933萬,是自2008年以來第三年出現報名人數的較大幅度下降。與高考生源人數發展趨勢相反,高考錄取率近幾年則持續走高,而留學海外的學生也在近幾年連年走高。可見,國內學府逐步走向被學生拋棄的格局已成必然。
毋庸諱言,學府的問題背後是教育的問題,教育的問題背後是制度的問題。首先,教育制度經過多次改革仍然治標不治本,其主要原因是標準一統和模式單一。我國的教育定位是將所有學生都培養為社會主義的政治接班人,忽略了社會所需的各個領域的建設者。教育最關鍵的是符合大眾化的要求,在以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還是要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因此根本不需要太多研究型人才,而急需技術型人才。因此,教育模式和制度應該突出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主題,打破教育官僚式壟斷,把治校權力交給專業教育家,由模子化培養轉向多元化培養模式,針對性培養人才,提供一個人才得以完全發揮的平臺才是學府設立的本質所在。
比如在美國,學生讀大學更多是按需讀書,沒有年齡、學歷的要求,如果學生就讀期間找到不錯的工作,他可以先就業暫停進修,到將來需要增值或者有需要時,或者企業建議、鼓勵他回爐進修,他也可以不帶條件地回到校園裡面。美國大學跟很多國家大學不一樣的地方之一就是它採取一些寬進嚴出的錄取制度,它為學生提供一種彈性的學習方式,沒有「一考定終生」、沒有統一課程、沒有年齡限制。
其次,教育的本質是將學生培養成「人」而不是「工具」,要讓學生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夠用中西思維去看世界,而不是任有關部門魚肉。當今的中國,是信息化資訊化時代列車上的乘客,必須去適應全球化時代的環境和競爭,教育理念和思維應該與國際接軌,走出夜郎自大的區域性、侷限性的沼澤地。學府培養的人才應立足於世界,成為國際通用人才,而不是僅僅滿足於國內的一般需求。在這個方面,香港做得是極為出色的。
再次,在市場經濟體制運作下,開放大學自主招生。學生是付費買服務一方,有權利自由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去讀書,學府根據自己的特色挑選學生,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嚮往選擇大學,雙向選擇各得其利。只有學習是自由的,選擇是自由的,學生的讀書興趣才會被激發起來,學府的特色化塑造也成為可能。
比如在瑞士,高中畢業考核會根據全部學年的綜合成績進行計算,最後還有一個綜合考試。如果成績合格就可以拿到高中畢業證書。有了畢業證書,不需要考試,國內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個專業都可以申請就讀。但大學會有更嚴格的考核,被淘汰者也可以換到其他專業,學生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就讀。
狀元選擇港大和學府掐架事件,雖然暴露了應試教育的弊端,但同樣也在逼迫教育必須進行有效的改革。一直以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重點大學競爭慘烈白熱化,整個「應試教育」過程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如同隱形的「羅馬鬥獸場」,考生如同隱形的「奴隸角鬥士」,在隱形的戰場上用隱形的武器同隱形的對手做隱形的殊死搏鬥。
真正的教育應讓「一流考生」成為「一流學生」,最終成為真正的「一流人才」,而不是把考生玩弄於股掌,成為社會利益爭奪的犧牲品。
- 關鍵字搜索:
-
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