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圍的日本人的生死觀(圖)

跟作家余華上過京都的比睿山,當時也是夏天,一路開車上去,空氣乾燥,樹林的風聲有時會尖叫,他問我:「是不是有樹倒了?」 我答:「是的。」

京都周圍環山,是塊很大的盆地。杉樹多,密密麻麻的,如果隔幾年不砍伐的話,有的樹就會枯掉,因為它們常年沒有陽光照射,營養吸收不上來。所以,很久以來,日本人的宗教信仰跟樹有關係,就像神社必定要藏身於樹林裡一樣。哪怕樹林很小,但必須有樹的地方,神社的立地才能搞定。

前些天跟日本同事聊天,看他臉色不太好,於是問:「沒休息好麼?」 他回答:「上週我的爺爺奶奶去世了,同一天去的,忙葬禮什麼的,有點兒累了」 當我正要跟他說致哀的話時,不料,他緊接下來說:「倆位老人去世去得很整齊,一定幸福。哈哈!」

聽他這麼說,讓我想起太多的情景,包括為逝者送葬的前夜,日本人喝酒歡歌,就像逝者還活在他們當中一樣,而且,這個叫做「通夜」的儀式,必定有樹的裝點才行。

跟余華一起從比睿山下來後,曾拜訪過一位僧侶,他穿了一身黑色的袈裟,臉上喜氣洋洋的,我問他:「這是去哪兒?」 他回答:「參加人家的婚禮。」

不過,無論怎麼看,我總覺得他的僧服與出席葬禮時穿的差不多,布衣青衫的感覺,即便有什麼差別,我也很難看出來,從僧侶身上似乎可以同步看到一個誕生與消亡的過程。順便說下,僧侶說「青」是黑色的意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