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欠債是最大的定時炸彈

為世界信譽定級的穆迪公司認為,中國各商業銀行貸給地方政府的貸款總額比金融監管部門的估計高出三分之一,這些貸款正給中國金融帶來危險。

《德國金融時報》就此寫道:

「按金融監管部門所說,這些貸款總額為10.7萬億元人民幣,穆迪認為,還應加上3.5萬億元。一旦中國國內出現危機,例如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銀行就會產生巨大問題。壞帳的總量很可能超過貸款總額的12%。穆迪批評說,中國仍然沒有做出應對這一問題的計畫。」

「據中國調控機構說,地方政府的債務中,79%為銀行欠帳,其中80億元的貸款現在已經到期。穆迪計算出的3.5萬億元佔中國人民幣貸款總額的7%,但是政府不把它視為地方債務。穆迪認為,這表明這批貸款沒有明確立項,成為壞帳的可能性很大。這樣,迄今為止的銀行壞帳所佔比例不是5%至8%,而是10%至18%。」

「分析家們指出,由於房地產市場形勢不穩以及給地方政府的貸款過度,多家銀行有破產的危險。不久前,惠譽國際評級公司剛剛把人民幣貸款的評分前景降至負面級別。標準普爾估計,借貸給地方的款項中,三分之一可能成為壞帳。」

影子預算與地方政府融資機制

《法蘭克福匯報》也分析了中國的金融狀況,認為在國家掌控財政方面,中國表面上可以算作全球的「模範國家」,但是「現在對這種美麗的外表產生的懷疑日益增多,數字顯然只反映了一半的真實,因為許多支出隱藏在影子預算中」:

「關鍵是城鎮的財政狀況。瑞銀經濟師陶冬週一在香港說:‘地方政府欠債問題是最大的定時炸彈,是威脅經濟穩定的最大危險之一。’由於城鎮實際上不能自行徵稅,它們就靠出售土地使用權為生。中國的土地為國家所有,只有使用權可以轉讓。城鎮受益於土地價格大幅上漲,無意冷卻過熱的市場。但土地生意的收入不足以投資大項目,所以城鎮都使用計畫之外的所謂‘地方政府融資機制’。」

「近來,採用這一機制的城鎮劇增。據央行說,現在已有一萬個城鎮依靠它,從銀行貸款共十萬億元,佔中國國內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一。許多貸款現在就有成為壞帳的危險,因為新建的公路、橋樑、隧道、體育場或地鐵運營後,回報往往不夠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新的五年計畫期間,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新的五年計畫規定,2015年之前要建3600套保障住房。渣打銀行認為,這將給城鎮增加兩萬億元的負擔。九十年代末,中國的銀行曾把億萬元無法收回的貸款折算為虧損或作為壞帳排除在結算之外。現在很可能再次出現同樣情況,但它對銀行的震撼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小,因為這些銀行都在國家手中,國家不會削弱它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