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北京為何不登「老朋友」的建議?(圖)


88歲的基辛格博士做客重慶大學(看中國配圖,網路圖片)

最近中國的「唱紅歌」有點邪門,自個關起門來唱還不算,還得找個洋人背書。這洋人名頭太小不行,沒代表性。正做重慶都督的薄熙來不愧是未來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備選人物,於是將眼光放到了美國外交界「教父」級人物基辛格博士身上。基辛格博士念在與中國發源於文革時期的深厚友情份上,在耄耋之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並於6月29日現身「重慶中華紅歌會」,發表祝辭。與前不久薄督攜重慶千人紅歌團進京請在京大員現場觀看相比,這次的特點是重量級洋人捧場。

中美關係破冰之旅開始於被淹沒於「紅海洋」的「文革」時期,基辛格博士因此對29日的重慶奧體中心那「一片紅色的海洋,紅旗招展,黨旗飄飄」的景象並不陌生,高興之下,高度肯定重慶的經濟建設成就——「相信當年上海浦東的成功將複製到重慶」,還讚揚了「重慶廣大市民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種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薄督的政治經濟才能都得到基辛格博士的高度肯定,再加上基氏在中美外交歷史上曾起過的重要作用,薄督能請他親臨重慶的唱紅歌現場,其潛在的外交才能於此亦可見一斑。至於這顆砝碼在行將到來的十八大的政治競爭中起什麼作用,那就得靠薄督善加利用了。

不過,基辛格博士更驚人的話語出現在6月25日由北京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儘管基辛格博士一直被北京視為「恩人」,給予極高禮遇,但這次的講話卻沒有全文照登,新華社的國際在線只登了一條短消息,稱「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25日在北京表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發展危機應秉承全球化的態度,而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是全球化的一個基礎。」但是基氏對中國最重要、最有宣傳價值的建議卻並沒能出現在這條消息當中,這條建議直到美國《基督教箴言報》於28日登出,再被譯成中文「轉內銷」,中文讀者才有幸看到這條黃金般的寶貴建議。

這條消息大意是:經過二戰,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1947年,英國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對美國國務卿說:「作為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現在必須在建立新秩序方面承擔領導責任。」由此,美國發起了戰後重建的「馬歇爾計畫」,在20世紀餘下的歲月裡,美國進入蒸蒸日上的軌道。基辛格博士說,現在,中國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20國集團為何不發起一個「胡錦濤計畫」?中國可以與海灣國家一道,從其大量的過剩外匯儲備當中拿出一部分,造福全世界。

我猜想,新華社的國際在線不登這條建議,並非是不知道這條建議的「寶貴」,而是這條建議來得實在不是時候。如果這條建議是去年12月之前提出的,所受到的待遇會比今年此時隆重得多。從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之後,中國的內外政策都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自從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在去年12月明確表示「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說法是一個‘神話’」之後,中國高官已多次通過各種途徑放話,表示不再爭取做世界「老大「了。其中玄機,可參見2011年6月中旬國防部長梁光烈在新加坡對記者有關「什麼是解放軍應該保衛之核心利益」時的答問。該答問表明,軍隊保衛的首先是社會主義制度,其次是國家領土主權完整。這等於明確表示,對北京來說,迫於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崛起」之夢已醒,安內重於「攘外」。

上述所有人都是當朝權貴,他們對本朝形勢的底蘊當然比外國「朋友」要清楚。這裡就不重複那些讓中國領導層著急上火的中國社會經濟形勢了,只談兩點。其一,儘管基辛格以為,中國現在擁有龐大外匯儲備、非常富裕,其實中國的當政者非常清楚自己債務纏身,僅地方政府通過各種融資平臺借的債務就高達15萬億。國內日均消費低於1美元的人口更是超過1.5億。二是國內政治經濟形勢都非常嚴峻,此時此刻的中國用中共第五代智囊張木生接受共識網主管的採訪時的話說,「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危險到什麼程度:張說「確實有人這樣想,再有一年多就該交班了,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絕不作為,我們現在是抱著定時炸彈擊鼓傳花」。(其實,形容為」不定時炸彈「更準確)

出於利益考量,北京對「朋友」當然不會談這些煩心「家務事」,於是基辛格博士仍然以為中國還希望「和平崛起」,便將幫「朋友」進位「世界領導者」當作中共此時的實際需要,才有6月25日在北京的這番建議,對於這位依靠出售智慧的「基辛格聯合諮詢公司」 (Kissinger Associates, Inc.)的門面招牌來說,這次實在是太不清楚老客戶此時的真實需求了。

但基氏此番中國之行,不管是在北京還是在重慶,其所言所思卻不免讓人生嘆:英雄暮年,壯心雖在,但寶刀已老,還堪再戰江湖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漣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