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黃金真的太少!(圖)

 2011-07-03 17: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蔣介石帶到臺灣的黃金是300萬兩,中共建國頭三年在廣東一個省"徵購"的數目就超過這個的2倍,廣東一個省1950年就收兌到了750萬盎司黃金。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貨幣統一

(作者:武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郵編:100836;電話:01068034417)

「在解決取締銀元買賣和嚴禁金銀計價流通的同時,各地人民政府還採取了由人民銀行掛牌收兌金銀的辦法。由於社會上金銀較多,為了不致因兌換而大量增加市場上的人民幣,加劇通貨膨脹,人民政府實行了低價凍結政策(西南地區解放以後,由於該區銀子較多而人民政府掌握的物資不夠多,為避免衝擊市場,索性暫時不予收兌金銀),即人民銀行的兌換牌價較大幅度低於黑市價格,從而使富人不願將手中的金銀去兌換人民幣而願意保存起來。但是這種低價也不是低到不合理的程度,同時也考慮到兌換者的利益,隨著物價上漲,幾次調高兌換牌價。到1949年底,上海收兌銀元108萬多枚,北京收兌22萬多枚。1950年3月物價趨於穩定以後,國家適當提高了金銀兌換比價,加上人民幣幣值穩定,國家收兌的金銀數量大增。以廣東省為例,1950年一年共收兌黃金745.5萬兩(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71.1%),銀元101.2萬枚(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73.7%),純銀5323.6萬兩(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98.2%)。[6]

[1] 本文所用的人民幣數字,均為1955年幣值改革前的舊幣值,即舊幣值的1萬元等於新幣1元。
[2] 葉善篷:《新中國價格簡史》,第18頁。中國物價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3]轉引自《當代中國的金融事業》,第31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4]《人民日報》1949年1月13日。
[5]《重慶金融》下卷,第7—8頁。重慶出版社1991年出版。
[6]廣東省人民政府調查統計委員會:《1950年廣東綜合統計》,1951年5月。
[7]中國人民銀行黨組:《關於目前貨幣流通情況與一九五三年貨幣發行問題的報告》,1953年3月18日。
[8]西北軍政委員會:《關於少數民族地區銀元流通問題的請示》,1950年8月11日。
[9]《當代中國的金融事業》,第47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根據《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彙編》[8],1952年,中國保有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500萬盎司(498萬兩或156噸)並一直維持到1958年。1959年後,黃金儲備減到400萬盎司(1959-61年)、再到300萬盎司(1962-64年)。1965年後,恢復到500萬盎司,並在1974年達到了1280萬盎司的歷史最高水平。

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黃金怎麼這麼少?

2010-05-04 顏昌海

關於中國貧窮的原因,大陸政治教科書在各個時期告訴人民:1949-1955,窮的原因是我們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的;但在1956-1958,卻說中國正在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已經不落後了;1959-1962,窮的原因是中國正在遭受自然災害,並且美帝封鎖,蘇修卡中國脖子;1963-1965,窮的原因是剛遭受完自然災害,中國處於國民經濟恢復階段;而1966-1976,中國又不窮了,中國人在世界上是最幸福的人民,要支援亞非拉國家的人民的反帝獨立運動,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受苦受難的人在等待中國人去解放;1977-1979,中國的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原因是「四人幫」造成的;1980-1989,窮的原因是人口太多了,得進行計畫生育;1990-1993,窮的原因是「動亂」;1994-1997,窮的原因是蔣介石跑到臺灣時帶走了大批的黃金,所以臺灣至今仍富,而大陸仍窮。1998-2003,和發達國家有差距,其原因是人家建國時間比中國長的多,比如美國建國200多年,而中國才幾十年;2004-2006,中國進入小康了,又不窮了;而個別地區窮,是因為計生工作沒搞好,當地人越生越窮,越窮越生;……。

按照上述邏輯,以後的展望應該是:2020-2030,中國仍窮,是因為以前的一胎化政策,導致目前勞動力太少,而社會上的老人所佔比例太大,社會負擔太重;2040-2050,中國仍窮,因為人口太少,導致社會需求嚴重不足,所以開工不足,國民經濟滑坡;……。

關於中國貧窮的原因,大陸政治教科書歸咎於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黃金太多,也促使不少大陸人對蔣介石憤恨。而且,也有不少人以為,臺灣的經濟騰飛,主要是依靠當年蔣介石從大陸搶運到臺灣的黃金。

那麼,蔣介石到底搶運了多少黃金去臺灣?最近海外有文章介紹。資料來源於仇恨、敵視國民黨和蔣介石的民進黨。

民進黨籍的陳師孟於2000年5月出任中央銀行副總裁後,去過位於新店山洞的「金庫」查看。陳師孟說,當年蔣介石帶去的黃金,估計只有三百多萬兩,迄今仍有不少儲放在架子上,它們形狀不一,多為當年用金圓券從民間換來,且成色不足,很多隻有92%,根本達不到99.99%的可用標準。陳師孟認為,如果說那些金條對臺灣最初的經濟穩定起到了作用,那也多半是心理上的,而並不是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他曾建議把那些黃金運到瑞士等地成色加工,但被高層否決,擔心泛藍炒作,演變成政治風暴。而陳師孟得發現,也與在大陸的相關資料相對應。據《中國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後編(1919-1949)「第五章國家壟斷資本,第五節官僚資本的崩潰」介紹:自1947年2月,國民政府實行緊急措施方案後,即出現資金逃流海外現象。隨著軍事上的慘敗,逃資更加劇。據1949年3月25日聯合社報導,國民政府的金銀外匯儲備2.75億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過1/3,約0.73億美元的儲備已運臺灣,余均存國外。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兩次下令用輪船從上海運走國庫黃金2775358兩、銀元1520萬枚、美元1537萬元、珠寶以及大量外匯,總價值約5億美元。

對比以上兩種資料,民進黨的說法為三百多萬兩,大陸《中國通史》的說法為277萬兩,差距並不大。而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調查統計委員會1951年5月的《1950年廣東綜合統計》刊載,1950年3月物價趨於穩定以後,國家收兌的金銀數量大增;廣東省1950年一年共收兌黃金745.5萬兩,銀元101.2萬枚,純銀5323.6萬兩。從以上數據可知,僅1950年一年,在廣東省收兌的黃金就有745.5萬兩,兩倍於蔣介石從大陸帶走的黃金。當時的廣東並非最發達地區,而全國收兌黃金的時間也不止這一年。

蔣介石搶運去臺灣總價值約為5億美元的黃金白銀,對於全中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天文數字。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提供兩組數據作參考:(1)為了抗美援朝,中國大陸欠下蘇聯的外債為40億美元;(2)截至1978年,中國大陸對越南的援助總額為200億美元左右(按當時國際市場價格計算),其中,無償援助佔93.3%,無息貸款佔6.7%。也就是說,蔣介石帶到臺灣去的金銀,僅僅相當於抗美援朝中國大陸欠蘇聯外債的八分之一,是大陸支援越南的四十分之一。

南都週刊:黃金運臺秘聞

2011-06-30陳祥

雖然英國記者喬治·瓦因的文章一度引發全國黃金擠兌事件,但大多數民眾還不能相信,蔣介石會避走臺灣。攝影_HenriCartier-Bresson/Magnum

1948年至1949年,節節敗退的蔣介石,密謀選一「單純環境」,另起爐灶,而其中之關鍵,就是將金庫黃金秘密運往臺灣。

但黃金是如何運走的?金庫千里騰挪,其中又隱藏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蔣介石作為總指揮,他又是如何運籌帷幄、統領全局?隨著《蔣介石日記》的公開,其中秘辛,逐漸揭開。

自2009年11月起,臺灣依記錄片製作人丁雯靜據蔣介石解密日記,尋訪了33位歷史當事人,其中包括11位當年協運黃金者,這部解密黃金運臺秘聞的記錄片《黃金密檔》,終於在今年完成,自4月起,已陸續在多個華語電視臺播出。

這段曾經在海峽兩岸民間社會以野史、秘聞傳播的神秘故事,終於因為當事人的親口講述與史料解密,現場得到還原,而秘聞,亦得以公開。

首次運金

在丁雯靜眼中,1949年是20世紀中國一個最為重要的轉折點,她拍攝的多部記錄片,亦圍繞1949年展開。

在這一年,整個國家都處在選擇的關口,物資、部隊、文物、老百姓都在迅速地移動、遷徙,甚至金庫裡的黃金也開始動起來。它的移動,甚至比上述「移動物」還要更早一些,並且更為隱秘。

1948年11月30日夜晚,一次與黃金相關的秘密行動,就在上海灘邊的中國銀行悄然進行。

當晚,處於戒嚴令中的上海外灘,一片死寂,寒冬的黃浦江浪聲起伏。一輛輛美式十輪卡車從中國銀行駛出,滿載著國庫金條的車隊直撲江邊碼頭的一個黑影。

這個黑影是海關總署的緝私船「海星號」,船並不是很大,排水量500噸。時年28歲的範元健,是船上的三副。包括他在內的所有船員,在這次行動中,都是一臉的困惑與好奇,他們不知道黃金為何要撤離上海,也不敢去問。

同樣,那些荷槍實彈正在執行戒嚴任務的士兵,也不清楚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它的來龍去脈。

在多年以後,丁雯靜找到已入耄耋之年的範元健時,他回憶起那個夜晚的秘事,語調中仍能感覺到一股緊張的氣氛:

「船長跟我們講,今天我們要開船,不能下地,就在船上等。但沒有告訴我們幾時開船,等到8點鐘了,沒有任何消息,到12點鐘,船還沒動,那時我們就急壞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平常我們出海,晚上10點鐘是一定要開船了,結果到深夜,差不多快到凌晨1點了,船長才說,開船!」

船終於開了,目的地—臺灣基隆港。

這個夜晚的神秘面紗,被一個英國記者無意中撞破。喬治·瓦因(GeorgeVine)是《字林西報》的記者,他住在緊挨著中國銀行的和平飯店,透過窗戶卻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遂連夜趕稿,把自己的觀察和判斷公之於世:

「我幾乎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是一個充滿苦力的銀行,我甚至可以判斷出他們的帽子和制服,湛藍色的上衣和寬鬆的短褲,扁擔的兩端裝滿著包裝的金條。」

此後,「運金行動」迅速轟動上海,也震驚了中國,上海人心惶惶,沒過幾天,就在中國銀行門前發生了震撼世界的黃金擠兌事件。

這是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第一批黃金。

「漢民輪」上的家屬米繩祖。

「海星號」船員範元健。

另起爐灶的火種

就在11月30日這一天,林彪帶領他的東北野戰軍離開了瀋陽,63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入關南下。遼瀋的戰事已經完結,國民黨昔日的遠征軍精銳部隊大多凋零在黑土地上。而淮海戰役進入了最後階段,對國民政府而言,這是更為殘酷、窘迫的階段。

戰局的不利消息,使得蔣介石開始準備將國庫中的黃金運輸到臺灣。

而早在11月22日,當參與淮海戰役的國軍大將黃百韜十幾萬兵力幾乎全被殲滅時,蔣介石就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另選單純環境,縮小范圍,根本改造,另起爐灶不為功,現局之敗,不以為意矣。」

《黃金秘檔》一書作者,也是聯勤總部軍需署署長吳嵩慶之子吳興鏞說:「另選單純環境其實指的就是臺灣,而黃金正是蔣介石可以另起爐灶的火種。」

蔣介石對黃金秘運行動非常謹慎,基本仰仗自己的親屬,他讓兒子蔣經國負責總執行,包括護航軍艦的協調調度,也是由蔣經國負責;因此,蔣經國、俞鴻鈞、宋子文是第一批黃金運臺的幕後三人小組;幾經協調後,首航艦艇由海關的緝私艇「海星號」負責。

蔣介石日記的校閱者潘邦正,曾經訪問過宋子文左右手丁世祺的夫人丁惟柔,從她的口述中得知,由外國人負責的海關總署來協助黃金運臺是宋子文的主意,「因為外國人不會干預中國內政,海關總署的船艦比較容易掩人耳目,消息不易走漏。」

首次運輸的200萬兩黃金,歷經兩天一夜的航程,於1948年12月2日抵達基隆港。自此,臺灣銀行金庫的黃金,結合先前日治時期留下的3萬兩,共有203萬兩。

吳興鏞的父親吳嵩慶,號稱「蔣介石的總賬房」。在黃金運臺過程中,吳嵩慶是軍方最關鍵的人物,他甚至被形容為「蔣介石將黃金合理搬到軍方的白手套」。因為,黃金是在吳嵩慶的賬戶名義下進行調撥的。

吳興鏞根據父親遺留下來的日記手稿,著書《黃金秘檔》。根據這本書的記載,運黃金行動,除了走海路之外,還有空軍運輸機的參與。

1949年1月1日,從上海海運60萬兩黃金,其中10萬兩到廈門鼓浪嶼,50萬兩到臺灣。

1949年1月20日,90萬兩黃金從上海海運到鼓浪嶼。

1949年,空軍從上海江灣機場、南京明故宮機場空運55.4萬兩黃金到臺灣松山機場。

1949年5月24,國軍從上海撤離,最後運出19.6萬兩。

1949年10月1日,鼓浪嶼的黃金被悉數運到臺灣,共有22萬兩。

在蔣介石的幕後指揮下,國民黨政府先後將450萬兩黃金分批秘密運往臺灣。而當上海解放後,負責押運人民幣的大隊長張振國第一次進入中國銀行的金庫時發現,眼前的這座金庫至少有3個籃球場,裡面很空,什麼都沒有。

根據上海地方志的資料,國民黨政府離去後,上海所有銀行金庫的黃金,僅剩6180兩,是原來國庫黃金的百分之一。

誘惑面前的世道人心

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之中,滿箱金燦燦的黃金,又是何等的誘惑。到底會不會有人動心,鋌而走險呢?這是丁雯靜在採訪中最大一個疑問。

最後一艘撤離艦艇「漢民輪」上有驚無險的故事,給了她一個答覆。

當時在「海星號」上的範元健,是一名海關職員,他一再向丁雯靜強調,「船長告訴我們,不管箱子裡頭裝什麼東西,我們只管安全負責運到目的地,旁的,都不要問。」

米繩祖的丈夫江源,在當年是軍統局幹員兼招商局職員,押送黃金赴臺,臨行前與米倉促結婚,一道登上「漢民輪」。米繩祖回憶,船老大起了霸佔黃金船、銷聲匿跡去做金銀島主的念頭,他悄然改變了航向,但最終懾於軍統人員的控制,乖乖就範,一路無事駛到臺灣。

一段驚心動魄,可以填入陰謀、殺戮的故事,倏忽雲淡風輕了。米繩祖在片中的話語不少,但是丁雯靜說,勸動她開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米家是大戶人家,在上海很有勢力,不想讓人家知道她先生是幫蔣介石運黃金的。這公布出去,將對親人的仕途升遷會造成不利影響。」

丁雯靜連續三次被拒絕採訪,米繩祖最終被說動了,她眼神激動地告訴丁雯靜,「漢民輪這艘黃金船的故事,主要告訴臺灣老百姓,國民黨不是光著屁股到臺灣。丁小姐,你一定要讓臺灣老百姓知道。」

空軍運輸大隊第一分隊隊長張麟德的追敘,則充滿軍人的榮譽感,他堅守每一次飛行任務都是重要的,都要保證安全起降的理念。不管搭載的是什麼,一視同仁,所載的貨物並沒有因為是黃金而顯出特殊性。

當年負責空軍調度的101分隊第一分隊長張麟德,如今已陷入中風的摧折中。92歲的他說話吃力,語速緩慢,結結巴巴,在夫人與女兒的協助下採接受了採訪。

丁雯靜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張麟德回憶當時的情景,他是最清楚空軍運輸黃金具體情況的在世者。1949年2月6日,張麟德從上海江灣機場起飛,「領9架飛機,從上海到松山。每架6000磅黃金,中央一位押運員,央行派人拿走黃金。」

但也有人因為黃金而付出生命。黃炎培的次子黃競武,時任中央銀行稽核專員,他激烈反對黃金運臺,秘密發動央行員工採取抵制行動,並向新聞界披露內情;同時以自己的民主黨派身份,掩護中共地下黨員的活動。作為一名親共派,他當時發表公開言論表示:「假使國庫的財寶被盜一空,將來我們接管的上海成為一個空殼子有什麼用?」1949年5月,黃競武慘遭捕殺。

當時在廈門海關署工作的孟昭年,還見證了一樁血淋淋的事件,而起因則是因為心生貪念。

1949年8月,孟昭年搭上招商局的「錫麟輪」,撤退去臺灣。船長期停泊在碼頭上,隨時準備走,船上有上千人。突然有一天,艦長要求大家在甲板上緊急集合,孟昭年看到一個士兵被手銬扣住、被槍指著。艦長厲聲問道,金庫裡缺一塊金磚,是不是你做的手腳?該士兵承認了,並按照艦長的要求,當眾重複如何從金庫偷取的動作流程。之後,槍聲響起,士兵被公開槍斃,殺一儆百。

血染甲板,孟昭年才知道自己所在的船上載有大批從廈門轉移的黃金。這批黃金,共22萬兩。

儘管採訪歷盡艱辛,但也經常會有驚喜伴隨著丁雯靜,解放軍運輸大隊隊長張振國的出現,讓丁雯靜感到興奮不已,因為這使得記錄片獲得了難得的大陸的視角。在拍攝上海造幣廠的時候,張振國的兒子作為東道主接待了攝製組,當明白攝製意圖後,他告訴丁雯靜,自己的父親是第一個進入中國銀行金庫的解放軍。

張振國古道熱腸,幫助製片組模擬複製出了中國銀行地下金庫的模型。

1949年5月27日,張振國的運輸隊負責押送人民幣,隨大軍進入上海。8輛卡車帶著人民幣直撲中國銀行。當張振國指揮士兵們扛著一箱箱人民幣,進入地下金庫時,他被這座「遠東最漂亮的金庫」震住了。丁雯靜在《黃金密檔》的拍攝中,金庫是採訪重點,為了掌握中國銀行金庫的真實狀況,他們從上海市檔案館找到1936年中國銀行落成時的實況報導,看到了這個當時亞洲最大、最堅固的金庫,光是金庫大門就重達6萬餘磅重,長9呎11吋,闊8呎9吋,高5呎8吋。

但中國銀行那個金庫設計圖至今下落不明,根據宋子文的檔案記載,整個中國銀行的設計圖,在奠基大典當天,由宋子文的妻子張樂怡用時空膠囊封存在地底下,如此不但增添了我們重建金庫的難度,更增添了地下金庫神秘的色彩。

作為兵戈相見的一方,張振國在接受丁雯靜的採訪時,深信因為蔣介石帶走黃金,導致老百姓承受了很多苦難。但他已經消釋了義憤,全然沒有勝利者的正義在握姿態,覺得黃金造福了臺灣民眾,楚弓楚得,值得。

這番議論,使得來自臺灣的丁雯靜深受感動。當丁雯靜問這位戰勝接收者,怎樣看待運黃金行為本身,老人波瀾不驚地說:「蔣介石他要穿衣要吃飯啊!他又不是傻瓜!」

感念那個時代的犧牲

「一切回到源頭,那些黃金不是政府自己掙來的,是整個民族在抗戰期間用血掙來的。」感念彼時代的犧牲,丁雯靜的最大感觸,也是她拍攝記錄的主要目的。

經歷八年抗戰之後,作為在參戰時期借用中國機場、指揮所,以及為此調用的大量人力物力,美國一次性交付中國4億美元的補償。「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將其中的2.5億美元兌換成黃金645萬兩,分批運回國內。同時,國民政府接受了南京汪精衛偽政府在歷年中所沒收的黃金,這數字達49.5萬兩。

黃金作為金圓券的儲備金,一旦撤離,金圓券淪為廢紙,多少家庭一夜之間破產如洗,他們欲哭無淚,有在絕望中自殺的,也有聲吞氣忍者。還有人靠一條大黃魚和一條小黃魚(金條的別稱)換得一張去臺灣的船票,迎來了各自妻離子散的「大江大海1949」。

在臺灣,它們以貴重之身奠定了新台幣初發行時的幣信,穩定住了處於兵荒馬亂的臺灣金融市場。

吳興鏞在《黃金秘檔》一書中說,「當年這筆黃金現今約相當於臺灣800萬軍民每人平均分到一英兩黃金或50美元……如果沒有這筆黃金及等值的純銀及外匯,那麼臺灣1949年至1950年用什麼來支付軍餉民薪、購買軍實米糧、進口汽油零件及填補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的年預算赤字?」

甫到臺灣站穩腳跟的時候,國民政府除了黃金之外,還有超過黃金價格的外匯儲備。在風雨飄搖中,在西南內陸的兵戈與東南沿海島嶼的戰火中,在島上及外島60萬殘軍枕戈待旦準備反攻的復興準備中,軍費依然龐大,平均每個月就接近18萬兩黃金。按照正常計算,到1950年9月,國民政府的家底就會見光。

臺灣最艱難的時刻結束在一個偶然事件中,在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國民政府獲得了美國的權力援助,從軍事到財政,蔣介石可以舒一口氣了。當月,蔣介石下令將所有黃金追繳入賬,一併運到臺灣銀行的地下金庫。此時統計,有108萬兩,比預先的估計多了一倍。

這批歷經滄桑的黃金,如今存放於臺北新店烏來山區的文園營區內,處於嚴密看守之中。它們在此地安靜沉睡,風雨飄搖的時代裡發生過的種種故事,早已遠去。央行庫房的黃金被放置在架設整齊的玻璃櫃上,所有的數量和黃金含量,都清楚標示。當年從大陸來的黃金,已被分類、分散存放在密不透風的保全系統。曾進入金庫考察的「立委」盧秀燕說:「進到金庫,猶如進到金山的感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