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人他的慈善令我莫名感動

一個外國人和他的慈善

2011年06月24日 

這絕非20塊錢的問題,也絕非錢多錢少的問題,這關乎心靈和教養

昨日大雨滂沱,京城幾乎成為沼澤,許多人堵在路上五六個小時,回家,一下子變得遙不可及。地鐵停運,雨水沿著台階滾入地鐵通道,人群魚貫而入,彷彿要走進一個不可知的世界。

今晨,雨還在下。8點半,我從地鐵東四十條口出來。電梯走到一半。我看見一個年輕的外國人在那兒徘徊。再定睛,原來連接兩台階的平台上有人在那兒睡覺。他們只露著腦袋,枕著旅行箱,鋪著地毯,蓋著被子,我不記得他們行李的顏色。從放在他們身邊鞋子的尺寸看,這應該是一對父子吧。

那個年輕的外國人大概20多歲,是個小夥子。他掏出錢包,從中取出20元錢,放在那雙孩子的涼鞋下面。那對父子睡得很香,小夥子做的這些他們絲毫沒有覺察。

這個場景,我看了很感動,當然,我是一個極易被感動的人,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足以讓我的眼睛濕潤。我判斷,這對父子並不是我們常見的乞討者,他們也並沒有想過讓陌生的路人救濟一把,因為他們身邊沒有這樣的工具。

也許昨夜的大雨讓他們無路可走,也許他們的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什麼挫折,但其實他們很從容。最重要的,這個小夥子的做法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知道他是出於天生的憐憫,還是對中國底層人生活的同情,總之,在這樣一個上班的早高峰,在地鐵裡人潮洶湧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從這熟睡的父子身邊經過,也許也像我一樣地心生漣漪,但並未伸出援助之手。

拋開這對父子不說,如今,地鐵裡行乞的人真是多,看起來正常卻懶惰的、失明的、缺胳膊少腿、被火灼燒過的,他們大多都唱歌,動聽或刺耳,地鐵管理部門禁止這種行為,也希望乘客予以抵制。我不知道自己該作何立場,從最初的同情到偶爾的鄙夷,有時候我給錢,很多時候都視而不見。我觀察,地鐵裡的大多數人都跟我做同樣的選擇。

我們被告知,這些行乞的人很多都是騙子,他們在生活中確實遭遇了不幸,但是卻自暴自棄,不肯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我們希望他們能獨立,能重樹自信,能在生活中找到自我。可是,有沒有想過,他們到底要靠什麼來養活自己?來自同類的那一點點可憐的同情嗎?周遭的冷眼嗎?

我不知道,我很困惑。而且,即使我們從包裡掏出了錢,也是可憐的幾毛錢或者幾塊錢,有多少人在路邊給過那可憐的人們20塊錢呢?

也許那個小夥子剛剛來到北京,對這裡的社會狀態不太瞭解,或許是這種不理解騙取了他的同情心。就好像當年我上大一,在路邊給一對「來北京找不到兒子卻也丟了錢包」的可憐的老夫婦100塊錢,希望他們買車票盡快回家。

這真的關乎素質和教養嗎?關乎人心的善良和邪惡?是什麼造就了我的困惑,眾人的困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