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風使舵:中共開始歡迎利比亞反政府軍領袖(圖)


利比亞反政府軍大本營班加西的一處建築工地。
中國工人們都已棄工地而去、以躲避在這座城市的戰火。(Getty Images)

【看中國記者唐安妮編譯報導】這個週二,利比亞反政府軍領袖抵達北京,與中共會談。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利比亞的反政府軍領袖、「全國過渡委員會」行政管理董事會主席吉布裡(Mahmoud Jibril)在其兩天的訪問中,將會見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

與此同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第一次將利比亞反政府軍描述為一隻在利比亞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國相信,利比亞反政府軍的‘全國過渡委員會’已經成為利比亞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

近年來,即使對那些殘暴鎮壓民眾的獨裁政權,比如辛巴威、蘇丹、和北韓,中共都一直反對國際社會對其施壓或干預。聯合國安理會3月10日進行投票表決,授權對卡扎菲的軍隊進行空襲,以防止其殺戮利比亞平民的時候,中國就是五個棄權的國家之一。

但中共現在突然姿態大變、一改往日不理睬反政府軍的做法,已在國際社會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們當中,引起很多的討論。大家的討論大多集中在:中國已從1990年代的石油輸出國,變成了現在一半的石油需要依賴進口。

位於香港的絲綢之路協會(silk road Associates)是一家主要關注中國與中東關係的諮詢公司。其執行董事辛芬多菲爾(Ben Simpfendorfer)說,「中共通常不與不是現任政權的勢力打交道,但現在顯然是出於石油的利益」。

在這次利比亞民眾反抗卡扎菲的全國抗議開始、石油輸出因此暫時中斷之前,利比亞是一個很大的石油輸出國。

中國如今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氣依賴於從中東進口。比如,中國現在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石油和石油產品比美國還多。中國也同時從利比亞購買相當大數量的石油,雖然比從沙烏地阿拉伯買的少些。

6月2日時,中國駐卡達大使張志良已在多哈會見了另一位利比亞反政府軍領袖。

文章來源:《紐約時報》 點此查看原文

本文留言

作者唐安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