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的大學課餘生活(組圖)

在大學時代,同學們總會彼此詢問一個同樣的問題:這個週末有什麼活動嗎?大學生度週末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去參加社會實踐,不但能賺生活費,還能瞭解社會;可以借週末睡個舒適覺;可以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可以進自習教室學習充電,或進圖書館借本小說消遣;還可以一起去打打球……總之,在週末可以盡量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些。那麼國外的大學生在週末或者沒有課的時候會做什麼呢?

最勤勞的日本大學生

日本大學生可是出了名的物質至上。不過可讚的是,他們夠獨立,很少向家長伸手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多數大學生會選擇在週末等課餘時間去打工賺錢,點滴積攢。因為他們寧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也要膨脹地買到那塊心頭肉。而那塊肉可能只是某個明星的寫真,抑或最新出版的動漫……而對於日本大學生的各種打工方式,日本政府全不干預。政府認為反正大學生是最好的消費群體,可以正當地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促進日本的經濟不斷攀升。

最正統的英國大學生

莎士比亞不愧是英國大學生的偶像,他們愛他愛到骨子裡,就連週末,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也會跑到古老的戲劇院去觀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劇目,夠「紳士」的。當然,大學生中也不乏前衛人士,他們會選擇抱上一桶爆米花,在電影院待上整個下午,來度過「愉快的週末」。而英國的諸多大學也十分支持學生的這種愛好,設立各類戲劇和電影社團,並對學生出售低廉的戲票及電影票。休閑藝術兩不誤,原來「紳士」是這樣煉成的。

最無趣的法國大學生

超沒技術含量的週末,要不怎麼說法國人有點木呢。居然有75%的法國大學生的週末是抱著電視度過。而且還喜不自勝地從一臺開始不停調下去,甚至還要拿出87%的時間來收看廣告。Oh my god!誰能想到浪漫、熱情的法國年輕一代會是這樣過週末的呢?不過說到電視節目,法國的「廣電局」就連《死亡遊戲》——這類在電視上對參賽者進行高壓電擊,直至哀求聲全無,才意猶未盡地關掉電閘的綜藝節目都能熱播,就不難想像,為啥法國電視這麼吸引年輕的大學生了,玩的就是心跳嘛。

最自由的德國大學生

爭強好勝的日耳曼民族,連休假在歐洲都是「冠軍」。據統計,德國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而大學生的假期更多,一般來說,每年可享受約一百五十天的假期。於是,週末旅遊,就成了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誰讓歐洲那麼小,景點那麼多,好像北京地鐵下一站似的。想週末把這些好動的「未來戰車」困在家裡都難,而德國各級政府的教育部門及諸多大學,也會提供有關諮詢服務,協助學生與其他國家的有關機構聯繫。因為德國大學生的這種旅遊出行十分節儉,且主要以學習語言為目的,經費更是平時打工積攢的,這可以讓他們帥氣地背起行囊看世界。

最質樸的馬來西亞大學生

走親訪友是馬來西亞大學生度過假期的常見方式。一到週末,作為半個家長的大學生們,就會拉著弟弟妹妹這一群小孩子走訪親戚。常常是大舅家玩半天,二舅家吃一頓,感情好不融洽,且省錢省事,只是苦了正處於人生中最好年華的大學生們,完全變身兒童看護、週末保姆。但傳統而質樸的馬來西亞大學生很看重親戚間的感情,所以,他們很樂意這樣拖家帶口地相互走訪,要不說,馬來西亞家族企業怎麼那麼多呢?原來年少時就懂得公關了。

最可愛的澳大利亞學生

你能想到這個到處有著可愛袋鼠的活力國家,大學生們的週末是熱衷於公益事業嗎?而事實上,澳大利亞的大學生們就是這麼「有愛」。他們的父母多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要去愛別人。所以,這些孩子成年進入大學校園後,就會利用週末的閑暇時間去社會的各個角落做義工。如去養老院裡看護老弱病人,清掃偏僻的道路,聯合起來抗議獵殺野生動物,抑或走在街頭宣傳消除種族歧視……總之,他們在用行動告訴我們,原來世界很有愛。

最苦悶的巴基斯坦大學生

巴基斯坦的孩子也是在書山題海中長大的。就算讀到大學,也依然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沒辦法,誰叫人多飯碗少呢!大學老師也會像對待小學生一樣,學校內課程繁重不說,竟然還會佈置家庭作業。So(因此),巴基斯坦大學生只能週末在家做作業,堪稱最苦悶的大學生週末了。就算你是「超人」,可以提前完成這些,那可親可敬的學生會也會利用週末組織活動,帶著「超人」們去繼續「充電」——參加各類學習輔導班,尤屬英語輔導班最火。

最文藝的泰國大學生

就算你讀了大學,又能怎樣,還不是照樣畢業後失業(聽起來這麼耳熟呢)。要知道,在這個有點動盪的國家,旅遊是第一大經濟支柱產業。為了畢業後能混口飯吃,很多大學生都會利用週末時間學習各種樂器、歌舞,以便在看起來繁榮的旅遊業中找到一個還算不錯的謀生職位。而泰國政府有關部門也設有長期性的大學生週末文藝活動。例如泰國文化委員會在國家文化中心設立「泰國青少年樂隊」,每週組織大學生交響樂隊和管弦樂隊進行培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