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遭受10餘年來最大暴雨襲擊

武漢市最近幾天遭受10餘年來最大暴雨襲擊,城區多處地方出現大面積嚴重積水,交通被中斷。

一篇題為「春季到武漢大學看櫻花,夏季到武大來看海」的帖子在網上甚為流傳,說的是武漢市遭遇的特大暴雨。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武漢市6月17、 18日遭受10餘年來最大暴雨襲擊,降水量達192毫米,相當於一天潑下15個東湖的水量。此番降雨大大超過該市的排水標準,城區出現大面積漬水,全市主次幹道、小巷均出現不同程度漬水,一些車輛淹入水中動彈不得。記者接通了武漢市區居民王先生的電話,向他瞭解最新情況,

記者:「現在市區交通怎樣?」
王先生:「水已經退了,道路都暢通了。前兩天漬水有點深,現在都好了。」
記者:「現在開車都可以了是嗎?」
王先生:「對」

王先生說,從17、18日以來,武漢連續下了長達20多個小時的大暴雨,市區多處路段不同程度積水,部分地區積水甚至沒過腰部。他表示,目前水已經退去,不過去年7月份武漢也因為暴雨成災,市民認為市區的排水能力嚴重不足。
四川成都的環境保護活動人士楊勇說,近期南方強降雨是造成武漢洪澇災害的客觀原因,但現實問題是排水能力嚴重不足,這給全國其他城市的市政建設也敲響了警鐘,

「 新上任的武漢市委書記,他說他寧願在城市建設當中他承受遍體鱗傷的代價,他也要把大武漢的建設推動下去。這個事情正處於一種大建設的過程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城市規劃,包括排洪、排澇系統是不是同步?第二,昨天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正在建設過程當中很多排澇系統還沒有建成?整個城市都是被工地所包圍。遇到這樣一種強降雨過程可能就會出現城市漬水的現象。」

楊勇說,最近幾年武漢市的市政建設發展很快,但城市排水能力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特別是在南方,這個是一個共性。因為這幾年來看,重慶等大城市都出現過這種情況。那就是說我們城市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把相應的共用系統如防災排洪系統都要同步建成。而且在規劃的時候要留足充分的能力來應對這種極端氣候災害。」

楊勇說,中國的城市建設中,地面存在硬化過度的通病,到處是水泥地面,無法往地下滲雨水,單純依賴排水設施;其二,大樓越來越多,小型河汊逐步消失,綠地面積減少,缺少微循環。

「因為這幾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非常快。城市的發展,建設和擴張都很迅猛,這樣以來在城市的發展進程當中,在規劃設計上,在排水系統和一些排澇系統沒有同步跟上,所以出現很多城鎮漬水,出現澇災的情況比較多。」

據武漢水務部門透露,武漢現有下水道管網中有的還是清朝年間修建,排疏能力退化嚴重。環保活動人士認為,武漢市今後的市政建設不要僅僅集中在路面以上,要把更多的錢花在改進地下的排水系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