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軍隊為什麼能所向披靡

看過電影《英雄》的觀眾,也許還記得這樣的細節:秦朝大軍攻城時,黑衣鎧甲的強弩手一字排開,戰鼓擂響,箭羽如飛蝗般射向敵陣;殺聲陣陣,攻勢如虹,其摧城拔寨、所向披靡的氣勢令敵手魂飛魄散。兩千年前,正是這支威風八面的大軍,橫掃六國如卷席,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年,秦國的總人口為500多萬,而秦軍的數量則超過了100萬,如此龐大的戰爭機器,秦人是如何打造並駕馭這支虎狼之師,成就一代霸業?

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供養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具備完善的體制和強盛的國力。春秋戰國時期,秦人已經連續進行了550年的戰爭,它的國力如何支撐連年的戰爭消耗?一個個普通的秦人又是怎樣實現兵民轉換,成為喋血彊場的冷酷殺手,千古之謎,何處求解?一枚小小竹簡不經意間解開了秦軍體制上的玄機。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發現了一個裝滿竹簡的古代墓葬。長眠在墓中並不是達官貴人,而是一個名叫喜的秦國小官吏,這個小官吏生前看來是個有心人,把秦國繁雜的法律一一抄寫在竹簡上,死後也放在了身邊。

從喜的經歷來看,秦國實行的是普遍的徵兵制,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每一個秦人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安排。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年,喜17歲,他向政府申報了自己的年齡。竹簡上記載:喜分別在秦始皇三年、四年和十三年的時候,從軍打仗。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在秦國,一個人一生服幾次兵役似乎沒有嚴格的規定。從17歲到60歲,只要國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隨時都要奔赴戰場。

秦人還實行封爵制度,有二十級爵位,男子得到一級爵位以上,犯罪可以得到減免,普通人服役期限從17歲始到60歲止,而有爵位的人可以減少服役期,56歲就可以提前退伍,在當時被稱為「免老」。竹簡上記載:軍糧是由國家統一供應的。據史書記載: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秦國滅楚,戰爭打了將近兩年時間,需要的糧食至少50萬噸以上。

秦國是如何負擔百萬大軍連年作戰的呢?說到這裡,商鞅變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商鞅變法的核心是耕戰,就是要把老百姓塑造成只知道耕田和打仗的機器,其他事情都不要問,作為一個老百姓,要麼就是生產,多打糧食,要麼就是到前方去拚殺,多殺敵人。

秦簡裡邊的田律提到,國家用法律來保障對耕作的管理,以保證戰時的需要。

統一戰爭前85年,巴國和蜀國都被秦軍所滅,巴蜀地區成了秦國的天然糧倉。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後,巴蜀地區從此成為天府之國。都江堰集灌溉和航運於一身,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公元前246年,韓國人鄭國又為秦國在關中平原上,修了一條250公里長的大渠,可灌溉農田280多萬畝。這兩大水利工程,為秦國國力注入了勃勃生機,就在鄭國渠完工的那一年,秦始皇發動了橫掃六國的統一戰爭。

喜用竹簡記錄了自己所經歷的兩起案件,從中可以窺視出當時秦朝法律的嚴酷。

在一次攻打邢丘的戰鬥中,士兵甲斬首了敵人一個首級。士兵乙企圖殺死士兵甲,據首級為己有,卻被第三個士兵發現,圖謀不軌的士兵乙當場被捉拿歸案。

戰友之間,在戰場上竟然要為敵人的一個首級自相殘殺!究竟是什麼原因驅使他們對敵人的首級如此渴望呢?原來,商鞅為秦國制訂了一套任何別的國家都無法忍受的法律制度,他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這就是著名的軍功授爵制度。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

喜的竹簡上說: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由軍功而劃分的等級森嚴,也讓普通士兵產生了無止境的求爵慾望。在秦軍將士的眼中,尚武、為利益而競爭是天經地義的,敵人的頭顱就是換取地位和財富的等價貨幣。

在兵馬俑坑,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軍團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裝,頭髮統一梳成一個上翹的椎髻。一些身穿鎧甲的步兵卻將頭髮梳成髮辮,貼在腦後,大量的步兵則戴著那種麻布做的尖頂圓帽。從他們的位置和排列來看,士兵裝束和髮式的不同,應該是爵位級別的標誌。

專家推測,這些梳椎髻、穿便裝的弩兵,很可能擁有一級爵位,他們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鎧甲、梳著髮辮或戴著圓帽的步兵應該是二級爵,他們的名稱是上造。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佔了絕大多數,就是這些普通士兵構成了秦軍的主體。

在兩道隔牆間,是一個獨立的縱隊,胳膊前伸、手握韁繩的是駕御戰車的御手。在兵馬俑坑,所有的御手無一例外都戴板狀的牛皮帽子,鎧甲也比普通戰士的精緻。參照史書記載,御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級以上,他們很可能就是秦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御手的權力是主管一輛戰車。僅僅一輛戰車還無法構成一個作戰單位,統領整個縱隊的指揮官又是哪一個呢?

在陶俑群中一個軍官雙手按劍、氣勢威嚴,帽子的形狀十分獨特。他的鎧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緻的,甲片細小而規整。前胸和後背都有花結,這種花結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現代軍官的肩章。專家考證,這樣的軍官應該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級左右,他至少掌管一個縱隊。

介於都尉和御手之間的還有一種軍官,他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間有一條棱。可能是軍侯一類的基層軍官,負責縱隊所屬的一個分隊。考古人員發現:俑坑中級別最高的軍官只是一個都尉,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團長。象徵著秦國軍隊的這個軍團怎麼會沒有統帥呢?在秦國,軍隊的調動大權歸誰呢?

當時調動軍隊必須要用虎符作為憑證。虎符是君主授予臣屬兵權、調動軍隊的憑證,也被稱作「兵符」。虎符被分成兩半,左邊的歸統兵之將,右邊的由國君掌管,兩半合攏才能徵調一支軍隊。虎符是軍隊指揮權的標誌,它使所有的秦軍都控制在國君一人手裡。

作為秦國軍隊的象徵,兵馬俑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那個人就是秦始皇。強大的秦軍僅聽命於一個人的調遣,這是秦軍的幸運,秦軍奮六世之餘烈,統一了中國。或許,這又是秦軍的不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後不到三年的時間,這支偉大的軍隊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歷經500年沒有衰竭過的戰鬥意志轉瞬間土崩瓦解,這樣的事實仍舊令人難以置信。

在中國歷史上,秦文化是獨一無二的。秦軍的所向披靡,與秦人注重功利實用,滿懷開拓和進取精神不無關係。他們崇拜規則和秩序。這種文化傳統在秦人發跡之前就決定了日後的崛起,同時也埋下了覆滅的種子。是秦始皇將這支軍隊帶到了輝煌的頂峰。但是,這個帝王超越了時代的野心耗盡了帝國的國力。當生存也成了問題時,為國效力的尚武精神便消失殆盡了。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凝視這些2000多年前的軍人,他們曾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也造就了我們的歷史。今天,我們使用著的文字來自於秦人,我們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續,我們統一的中華民族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個大帝國,仍然和我們血脈相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