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率三年來最高 食品飆漲11%(圖)


蔬菜價格與民生息息相關

中國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5%,為近三年來最高。其中,食品價格飆漲是推動中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一些居民抱怨,物價飛漲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壓力。

*物價上漲尚未見頂*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5月份八大類商品價格全面上漲,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高主要是受到食品價格的拉動。5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1.7%,佔CPI同比漲幅的63.6%,其中生豬價格上漲的幅度高達40%。盛來運說,考慮到國際因素和國內自然災害的影響,中國在未來一段期間內仍將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有專家預測,6月份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甚至會突破6%。

*物價飛漲 百姓叫苦*

面對一片「漲」聲,一些居民表示物價飛漲、特別是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壓力。中國經濟評論記者秦海霞家住北京,她說北京蔬菜的價格在兩、三年間上漲了三、四倍。「作為家庭主婦來說,肯定經常要買菜。2007年的時候我可能花30塊錢就能買一冰箱的菜,吃一個星期差不多,30-40塊錢之間就能買那麼多菜。但是現在我買30塊錢的菜可能一天到兩天就吃完了。」

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價格的上漲使中國居民可用於支配的收入下降。有中國網友編了一些時髦用語比如「蒜你狠」、「姜你軍」、「糖高宗」、「鹽王爺」、「煤超瘋」來形容一些日常必需品價格飛漲的情況。

*通脹率4%目標難實現*

中國政府把遏制通貨膨脹列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上個月,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華盛頓參加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時曾表示,通貨膨脹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

但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認為,中國政府旨在抑制通貨膨脹的緊縮措施力度不夠。他說:「我覺得措施還不夠有力,比如說利息率還是負的。通貨膨脹率是5.5%,利息還是3%,還是負利息率,這對通貨膨脹是最不利的。(政府)很早就應該採取措施了。再比如說讓人民幣升值,這也有利於緩解通貨膨脹。」

北京希望把今年的年通貨膨脹率限制在4%以內,以避免物價上漲過快會造成社會動盪。但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今年實現通貨膨脹率4%以內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