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中劍專欄】穿越「愛情」的迷霧(二)
在這個浮華的年代,我們都嚮往著愛情,我們都追尋著愛情,可是有幾個人清楚,愛情究竟是什麼?尤其是中國人,我們的父母從來都不和我們提有關愛情的事。父母們只要我們將來的另一半條件好,讓他們在親戚朋友前有面子,就一切OK了。他們眼裡的條件好,也無非就是父母家境好,本人工作好,有房,有車之類的。至於什麼是愛情,如何走入愛情,我們在愛情中應該學會什麼,應該避開什麼,這些是絕大多數中國父母根本就不會對孩子一提的,彷彿我們人人生來就是情聖似的。
然而事實恰好相反,大多數中國人並非情聖,而是情盲。尤其是文革後出生的這幾代人,也就是70、80和90後,沒有經歷過風雨,不知世事的艱難,他們對於愛情的一切都是從瓊瑤小說、金庸武俠、港臺歌曲和日劇韓劇中學到的,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是在商業愛情文化的氛圍以及浸泡中長大的,所以他們的「情商」自然也就普遍偏低了。
對於那些文化商人來說,消費者的智商越低,他們的錢就越好賺,而「愛情」則是文化產業中不老的常青樹,也是最容易讓文藝販子名利雙收的發財樹,所以他們也就最熱衷於把「情商」含量幾乎為零的「愛情」餵給這些青春萌動的少男少女,裡面不加些暴力色情的「三聚氰胺」已經算是積德了。
這些年中國大陸出現了「大頭娃娃」,那是拜蛋白質含量超低的奶粉所賜,又有了「結石寶寶」,那是因為他們喝的奶粉裡添加了三聚氰胺,可見食品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這三十年來中國一切向錢看,賺錢才是硬道理,從小受唯物主義灌輸的中國父母們往往盡其所能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孩子的心靈同樣需要與身體一樣成長,也同樣需要足夠的精神食品來提供心靈成長所需要的一切營養。中國的父母們把這一切都寄託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卻不知黨的教育事業就是給孩子們餵「狼奶」的事業。
平心而論,比起黨的教育工作者給孩子們所灌輸的,港台商業愛情文化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至少看了《神雕俠侶》知道愛情要專一,不能像「偉大領袖」一樣到處為美女撒播「革命種子」;看了古龍的小說知道做人要講義氣,不能像「人民的好總理」一樣走江湖全憑君子劍。
然而究竟什麼是愛情,如何走向愛情,在愛情這條路上應該注意什麼,這些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恰恰在我們的教育中是一個空白。可是對於正在長大的孩子們來說,愛情絕對不會是他們人生中的空白,至少不會是他們心裏的空白。而填補這些空白的,本不該是用來賺錢的商業「愛情」。
愛情是什麼?是一束束情人節的玫瑰嗎?是一頓頓豐盛的燭光晚餐嗎?是一句句動聽的甜言蜜語嗎?是一首首纏綿的流行歌曲嗎?是一幕幕浪漫的電影情節嗎?是一次次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嗎?還是陳冠希電腦裡那一張張火辣驚艷的照片?
愛情,在當前已經成了一個個格式化了的符號,成了鮮紅玫瑰,成了燭光晚餐,成了甜言蜜語,成了流行歌曲,成了電影情節,成了卿卿我我,成了時光膠片中的一張張艷照。
當我們沉浸於這一個個符號構成的「愛情」主旋律的時候,我們卻在不知不覺間迷失了愛情本身。
無論我們正在嚮往著愛情,還是追尋著愛情,也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愛情還是曾經失去了愛情,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在夜深人靜,獨自憑欄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愛情究竟是什麼?
點擊與作者交流
- 關鍵字搜索:
-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