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認三峽大壩構成環境威脅(圖)


2003年6月3日的三峽大壩

中國承認長江三峽大壩正在對環境和當地居民構成巨大風險。來自高層部門的一份報告表示,需要緊急處理一些問題來防止地質災害和社會動盪。

中國政府警告說,在中國最長和最重要的河流長江上興建的中國最大水利工程項目三峽大壩工程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

經過溫家寶總理批准,中國國務院在星期四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承認,這座大壩正在對環境、人口和地質構成嚴重威脅,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應對。

*利在千秋還是官愁民憂?*

環境專家表示,中國官方承認這座大壩具有負面影響具有重大意義。綠色和平組織駐北京的聯絡主任湯姆·王說,這份報告顯示出,隨著公眾的反對不斷增加,官方過去堅信三峽大壩利在千秋的觀點,現在已變成一種焦慮的心情。

他說,「以前,對能源的需求更為重要優先,人們考慮問題的視野角度很窄。但是現在大壩造成的後果正在顯現出來,這一點越來越明顯,人們開始大量地抱怨。」

中國政府在2007年由政府組織的一次會議上,對包括當地官員在內的一些大壩的批評人士置之不理。這些批評人士當時警告說,大壩會給中國最重要的河流長江帶來一場環境災難。

批評人士還表示,修建大壩, 把1000座城鎮鄉村的140萬人搬遷出去,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生活會有困難。這些城鎮鄉村因為大壩形成的580公里長的水庫而被淹沒。

在北京的中國領導人則表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大壩會提供18200兆瓦的清潔能源,有助於消除洪水並改善通航條件。

中國的官方報告強調了大壩帶來的被形容為廣泛的利益,但是報告也表示,必須解決一些緊要的問題。報告還稱,由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沒能更早解決。

*是否已經太遲?*

自從三峽大壩2006年竣工以來,就一直問題叢生,其中包括污染物和泥沙不再能夠被江水沖走。大壩竣工以來,下游的水位一直處於最低狀態,航運受阻。大壩的蓄水造成山體滑坡以及環境惡化,從而迫使更多的人遷居,導致民怨沸騰。

綠色和平組織的湯姆·王表示,這份報告顯示政府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行動,但是問題是這是否已經太遲了。他說:「這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第一,當局能否足夠認真地採取行動;第二,採取行動夠不夠快。」

這份報告出臺的同時,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如何最好地完成新的5年計畫。一些專家認為,這個報告出臺的時間表明一些試圖遏制中國雄心勃勃但是倍受爭議的水電政策的領導人,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