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節日正在變成「劫日」。春節成「春劫」,情人節成「情人劫」,教師節成「教師劫」,等等。
從節日的起源看,節日更多體現的是神聖性和純潔性,但在世俗文化和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節日卻成了變相搶劫和變相交易的一種骯髒超市。
出自節日的搶劫和交易,往往是藉著節日的神聖和純潔而進行的。由於有神聖性和純潔性的掩護,所以,對搶劫和不正義交易就有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在節日裡,權力、血緣、面子,各種機會主義成分氾濫成災。
人們每逢節日,就會給權力燒香磕頭。在這種情況下,權力自然是最高興的。但對燒香磕頭者而言,權力的施舍最終是有限的,更多的都是白付出,都是一廂情願。因為大家都燒香磕頭,而資源是稀缺的,最終就看誰心最誠,錢最多。在這種情況下,付出最多的,未必就能得到完全的回報,很可能只能收回一部分投資,而更多的投資,就是打水漂,只能給投資者以心理上的安慰,或者祈求權力只要對自己不要禍害就是最大的滿足,也就是花錢買平安。
血緣,也是需要祭奠的對象。血緣,這是天然的感情,也是合作的基礎。但在世俗世界和市場經濟中,血緣的純潔是有邊界的,除非核心的成員,否則,血緣就更多是形式,而實質更多是貨幣和交易的需要。對於處在血緣邊界的關係而言,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從歷史看,中國的血緣文化是濃重的。但在市場經濟貨幣流的衝擊下,血緣的成分也在逐漸淡化,而貨幣卻越來越真實,越來越感人。另外,血緣發揮作用的邊界也在不斷縮小,越來越多的範圍被貨幣的作用所取代。
若權力與血緣結合到一起,那就珠聯璧合,文武雙全,就具有了很大投資價值和祭奠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血緣可以依靠權力,權力也可以依靠血緣。同時,在這種情況下,節日也是隆重的,就會門庭若市,靠邊的,不靠邊的,只要能拉扯上,就都來朝聖,都來燒香。
面子是形象識別符號,有面子,就有身份,就好進交易的集市,就好與大家一同搶劫和一同崇拜。所以,面子是進入交易圈的門票,沒有面子,就是孤獨的。由於此,所以在節日裡,人們為了面子,投資有時也是慷慨的。在節日裡,城市在花錢撐面子,寧可下崗工人燈黑,也要霓虹燈徹夜五彩繽紛;家庭在花錢撐面子,寧可家裡吃炒麵,也要外面門樓大紅燈籠高高挂;個人在花錢撐面子,寧可內褲不穿,也要西裝筆挺。面子在中國,不得不讓許多人進行崇拜,進行投資。
權力、血緣、面子,三者扭結在一起,節日就是這三者狂歡的日子,也是這三者聯合進行搶劫和進行交易的日子。
節日變成「劫日」,節日就是骯髒的。若神聖的節日都變骯髒,乾淨的日子在什麼地方?
節日如何走向神聖,正義和良心是兩個輪子。每個人都應用心培育心中的正義和良心,節日神聖的園地就會遍地花簇,節日就會永遠是人類精神的春天。
(文章略有刪節)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